[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轮胎磨损程度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2053.4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7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沐信润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装置 机械单元 轮胎磨损 自动化 报告规范 测试过程 电子单元 轮胎测试 磨损测试 使用寿命 轮胎 监控 | ||
一种自动化轮胎磨损程度测试装置,包括有机械单元和电子单元;机械单元可以对轮胎进行磨损测试,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具有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和操作简便等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测试过程通过电子元件进行监控,测试结果及报告规范有效,便于大批量不同规格的轮胎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轮胎磨损测试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现如今还没有对轮胎进行测试的装置,从而无法对出厂轮胎的合格性提供保证,极大地影响了轮胎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轮带磨损测试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有效的对轮胎的磨损性能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轮胎磨损程度测试装置,它通过自动化控制对轮胎的耐磨能力进行规范化测试,并生成轮胎的耐磨能力测试报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机械单元和电子单元;
机械单元包括有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定位板和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板,推板的四个角均可滑动的套设有连接杆,各连接杆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各连接杆的另一端同时与弧形限位板的外壁连接,各连接杆上套设有固定块和弹簧,各弹簧位于推板与固定块之间,弧形限位板的内壁可拆卸的设置有弧形测试块;第二定位装置与第一定位装置结构相同,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板通过两个第一导向杆连接;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座通过两个第二导向杆连接;第一定位装置与第二定位装置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框,各连接框的上部同时可滑动的套设在第一导向杆上,各连接框的下部可滑动的套设在第二导向杆上;第一定位装置与第二定位装置中弧形限位板的两侧分别与各连接框连接;第一定位装置与第二定位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工作结构和第二工作结构;第一工作结构包括第一座体,第一座体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支承座,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的前端连接,第一转轴的后端可转动的穿过第一支承座,第一转轴的后端端面开设有限位槽,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盘和可沿第一转轴滑动的第二限位盘;第一限位盘与第二限位盘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工作结构包括第二座体,第二座体上设置有第二支承座,第二支承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使用的限位片;各定位座和第二座体上均开设有限位孔,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二座体通过限位杆依次插入各个限位孔进行限位。
所述电子单元包括有控制主机、报告打印机、安装在弧形测试块内壁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的转速传感器、安装在两块连接框之间并正对待测轮胎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测距仪,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测距仪的数据输出端与控制主机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控制主机的指令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一推动气缸的指令输入端电连接,控制主机的数据输出端与报告打印机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推动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定位座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弧形测试块通过两个螺钉与所述弧形限位板可拆卸连接,各所述螺钉(37)位于各所述连接杆之间。
进一步,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片均呈十字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直径形同。
进一步,所述第二座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对轮胎进行磨损测试,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具有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和操作简便等有益效果。测试过程通过电子元件进行监控,测试结果及报告规范有效,便于大批量不同规格的轮胎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沐信润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沐信润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2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