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激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3758.8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4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建光 |
主分类号: | H02M1/42 | 分类号: | H02M1/42;H02M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激电路 电感 精密稳压源 二极管 功率因数 交错并联 应用需求 电容 电阻 多路 光耦 可控 变压器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激电路,包括第一芯片U1,光耦U2,可控精密稳压源U3,二极管D17‑D20,电感L9,电阻R47‑R54,电容C12‑C19,变压器T1。采用本发明的反激电路,能够满足多路交错并联型Boost PFC电路的应用需求,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简化了EMI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电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型大功率的电池充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校正,具体涉及一种反激电路。
背景技术
PFC技术可以根据是有含有有源器件分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ctive PowerFactor Correction,APFC)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ass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PPFC)。为了在大功率的应用场合使用,主要讨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其采用的拓扑结构大致分为BUCK型变换器、Boost型变换器、Buck-Boost型变换器、Cuk型变换器、Zeta型变换器、Sepic型变换器,还有无桥PFC电路。由于Boost型拓扑结构的APFC具有较宽的输入交流电压范围,便于设计EMI滤波等优点,芯片厂商也多采用Boost型拓扑结构。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运用,由于一些设备本身工作在非线性状态,会产生大量的谐波,当这些谐波电流进入电力系统时会污染电网。为了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提出的IEC61000-4-2标准的谐波标准电流限制,在开关电源的应用中,尽量提高其功率因数并减少在电网上的谐波污染。近年来,电动汽车和备用储能电池站的不断发展,交流电源供电设备所需的功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单级Boost PFC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一般在大于1KW或者2KW的大功率场合,都会使用交错式功率因数拓扑,在兼顾功率因数的同时,还能保证合适的磁性元件的设计。在交错式功率因数拓扑中,势必要对传统的反激电路进行改进,以适用新的应用需求。
故,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激电路,以满足多路交错并联型BoostPFC电路的应用需求。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激电路,包括第一芯片U1,光耦U2,可控精密稳压源U3,二极管D17-D20,电感L9,电阻R47-R54,电容C12-C19,变压器T1;第一芯片U1的三个Drain脚和二极管D19的正极,变压器T1的3脚相连,第一芯片U1的VSTR脚和电阻R52脚的一端相连,电阻R52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电阻R53,变压器的1脚相连于输入端VOUT,电阻C17,电阻R53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9的负极相连,第一芯片U1的IPK脚于电阻R51的一端相连,第一芯片U1的FB脚和电容C13的一端,光耦U2的4脚相连,变压器T1的5脚和二极管D18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8的负极和电容C16的正极,二极管D17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7的正极和电容C15的正极,电容C14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VCC脚相连于输出端12V,变压器T1的12脚和二极管D20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0和电容C18的正极,电感L9的一端,电阻R50的一端相连于VDD-1,电阻R50的另一端和光耦U2的1脚相连,电感L9的另一端和电容C19的正极,电阻R54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相连接于输出端口VDD,电阻R47的另一端和电阻R48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可控精密稳压源U3的R脚相连,电容C12和电阻R49的一端相连,电阻R49的另一端和光耦U2的2脚,可控精密稳压源的K脚相连,电阻R48,R54,R51的另一端,可控精密稳压源U3的A脚,电容C13,C14的另一端,电容C15,C16,C18,C19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7-D20为肖特基二极管,第一芯片U1型号为FSL126HR,光耦U2型号为PC817,可控精密稳压源U3型号为TL431,电容C15,C16,C18,C19为电解电容,电容C17为瓷片电容,电阻R53为功率电阻。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建光,未经任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3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