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罗汉松的移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6386.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翰;李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兴仁县康民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G24/12;A01G24/10;A01G24/23;A01G24/15;A01G24/20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23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植 采挖 土壤 根系 发育 成型周期 苗木根系 疏水效果 存活率 营养土 生长 深坑 时带 土球 施放 移栽 伸展 苗木 改良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罗汉松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汉松的移植方法。本发明通过两年生以上的罗汉松为移植对象,罗汉松采挖时带土球采挖,并采挖直径远大于罗汉松苗木根系的深坑移栽罗汉松苗木,为移植后的罗汉松提供宽松的根部伸展环境,促进根系的发育效率,提高罗汉松长势;并通过改变坑中土壤成分,改良罗汉松生长土壤,施放大量营养土以增大坑中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坑底土壤疏水效果,满足罗汉松生长要求,提高罗汉松移植存活率,促进移植后罗汉松根系快速发育,提高罗汉松后期长势,缩短罗汉松树形成型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罗汉松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汉松的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罗汉松,别名土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针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较密。叶螺旋状着生,条状披针形,微弯。雄球花穗状、腋生,基部有数枚三角状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基部有少数苞片。种子卵圆形,先端圆,熟时肉质假种皮紫黑色,有白粉,种托肉质圆柱形,红色或紫红色。花期4~5月,种子8~9月成熟。
分布于中国多省区,栽培于庭园作观赏树。野生的树木极少,日本也有分布。材质细致均匀,易加工。可作家具、器具、文具及农具等用。
罗汉松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耐阴性强,喜排水良好湿润之砂质壤土,对土壤适应性强,盐碱土上亦能生存,对二氧化硫、硫化氢、氧化氮等多种污染气体抗性较强,抗病虫害能力强。
罗汉松树木移植不论小苗大小,传统的移植方法是穴植或沟植,种植过程中都须在底部施足基肥,但穴或沟底的空间较窄,没有有效的改良穴或沟底土壤环境,造成穴或沟底疏水状态差,罗汉松移植后根部发育迟缓,长势较慢,移植存活后罗汉松长势不茂盛,矮化生长,树叶容易枯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改良罗汉松移植坑中的土壤环境,增大坑底疏水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汉松的移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罗汉松的移植方法,包括:
选两年生以上的罗汉松为移植对象,罗汉松采挖时带土球采挖,采用不锈钢刀刃切除过长主根或辅根,控制主根或辅根长度≤1m,切口涂抹生根液,控制采挖后罗汉松根部须根完整;
于罗汉松移植处采挖深坑,坑直径≥待移植的罗汉松根部土球直径或根系20~25cm,坑深1~1.2m;将挖出的表层土与深层土分开堆放;
罗汉松移植前坑底施放一层5cm厚洁净河沙,沙上施放一层10~15cm的菜园表层土,紫外灯照射20~25min后再施放40~50cm厚营养土,将待移植的罗汉松苗木垂直栽于营养土上方,拉伸根部根系,控制苗木根系伸展且不弯曲变形,将挖出的表层土进行回填,扶正苗木,压紧回填土,填至坑中土与地表平齐,浇足定根水;
罗汉松移植结束后选用挖出的深层土以苗木根部主干为起点,构造向四周倾斜的平滑缓坡,坡度15~30度,缓坡最高点为苗木根部主干。
优选的,在切除过长主根或辅根时,于切除点,以主根或根部朝下一面为起点,呈45°倾斜角向上切除过长主根或辅根。
优选的,所述生根液为吲哚乙酸或萘乙酸钠的500倍稀释液,并含有占稀释液总重7%的蔗糖,占稀释液总重0.5%的硫酸铝,占稀释液总重2%的磷酸二氢钾,占稀释液总重1%的海藻酸钠,占稀释液总重0.5%的赤霉素。
优选的,所述表层土为采挖移植坑时采挖深度≤35cm的挖出土;
所述深层土为采挖移植坑时采挖深度36~70cm的挖出土。
优选的,所述菜园土使用前还需混合枯黄菜叶,菜园土与菜叶混合比例为10:1,菜叶使用前切碎至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兴仁县康民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兴仁县康民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6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