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7388.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33/10;A61K31/3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绦虫病 制备 茯苓 发明药剂 清热解毒 止痒作用 抵抗力 南瓜粉 牛马藤 七叶莲 青蒿素 仙鹤草 重量份 紫金牛 止痛 草蔻 地榆 贯众 抗菌 理气 罗勒 藕节 驱虫 杀虫 蒜茸 止吐 止泻 花椒 治疗 杜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茯苓10‑15份、青蒿素15‑20份、牛马藤10‑19份、仙鹤草15‑20份、蒜茸粉15‑20份、南瓜粉8‑10份、罗勒8‑16份、贯众14‑16份、花椒20‑30份、大草蔻25‑35份、七叶莲5‑10份、紫金牛11‑21份、紫杜鹃10‑15份、地榆3‑10份、藕节3‑10份。本发明药剂具有较好的驱虫杀虫、止痛理气、清热解毒、止吐止泻、抗菌止痒作用,调补脾胃,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绦虫病是由猪绦虫或牛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古代医籍将绦虫称为白虫或寸白虫。绦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饮食习惯是决定肠绦虫病多寡及其种类不同的关键因素,喜食生肉的地区感染率高。·绦虫病的病因,是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囊虫进入体内吸附在肠壁上,颈节逐渐分裂,形成体节,约经2—3个月而发育为成虫。成虫虫体脱节,从肛门排出体外,故可在内裤或被服上发现白色的虫体节片,节片随大便排出则可见粪便中有虫体节片。绦虫所致的病变,主要是吸食人体水谷精微以及扰乱脾胃运化,从而引起腹胀、腹痛,甚至消瘦、乏力等症。绦虫病初期,成虫居于肠中,影响肠道气机,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常在内裤、被褥或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病久则脾胃功能受损,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加之绦虫吸食营养物质,以致人体化源不足,气血不充,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常伴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脉细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在中国的医学界有中医与西医之分,所以在用药方面也就有了中药与西药之别。中药多以生物为药,主要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西要均为化学合成的,包括,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这是本质的差别。西药是分子级、原子级甚至是量子级(射线疗法)物质,十分细微,比细胞小得多,容易进入细胞体内发挥作用,这就改变了细胞的组成、结构,因此也就是改变了细胞的性质、功能。因为只能够进不能够出,就造成了不可逆性的后遗症。而且西药产生的气(药性)成分单一,波形狭窄尖锐,在杀死病菌病的同时也同时杀死了好的细菌,长期吃西药的人,会打乱体内菌群破坏了人体内的平衡环境,时任免疫力逐渐下降,这副作用不小。而中药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按照一定原则组成的复方,多是恢复人体与环境或人体各脏腑间的不平衡状况。它是将“证”引进调整。总之,西药主要是以消灭“病灶”为目的,中药是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中药符合自然规律,必将成为未来医药的主流,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喜爱。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茯苓10-15份、青蒿素15 -20份、牛马藤10-19份、仙鹤草15-20份、蒜茸粉15-20份、 南瓜粉8-10份、罗勒8-16份、贯众14-16份、花椒20-30份、大草蔻25-35份、七叶莲5-10份、紫金牛11-21份、紫杜鹃10-15份、地榆3-10份、藕节3-10份。
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茯苓13份、青蒿素17份、牛马藤15份、仙鹤草17份、蒜茸粉17份、 南瓜粉9份、罗勒12份、贯众15份、花椒25份、大草蔻30份、七叶莲7份、紫金牛16份、紫杜鹃13份、地榆6份、藕节6份。
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方中各组分药物研磨粉碎制成药粉;
(2)将步骤(1)中所得药粉混合均匀,用温度为40-50℃的清水浸泡3-6小时,用水量为所述药粉重量的3-6倍;(3)先用武火熬炼10-15分钟,然后文火加热,沸腾持续0.5-3h后,过滤药渣,得药液;(4)将步骤(3)所得药液无菌灌装,即可得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7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