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蒜辣酱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7627.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陶金涛;陶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通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3/105;A23L33/18;A23L3/35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辣酱 大蒜 放入 发酵品 翻炒 菌粉 制备 清膏中加入乙醇 地衣芽孢杆菌 混合得混合物 枯草芽孢杆菌 食品添加剂 巴氏杀菌 加水煎煮 搅拌发酵 瓜蒌皮 瓜蒌子 西瓜皮 玉米油 芙蓉叶 保质期 粉粹 荷叶 滤渣 清膏 茴香 酱油 过滤 辣椒 合并 | ||
本发明涉及辣酱,具体涉及一种大蒜辣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将西瓜皮、荷叶、芙蓉叶、瓜蒌子、瓜蒌皮分别粉粹后混合得混合物,加水煎煮三次,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乙醇,搅拌,静置,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后与滤渣混合均匀,得到配料a;S2、将玉米油放入锅中,放入辣椒,翻炒,放入姜、大蒜、茴香、盐、酱油,翻炒,得到配料b;S3、将配料a与配料b混合均匀,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与地衣芽孢杆菌菌粉,搅拌发酵,得到发酵品,将发酵品进行巴氏杀菌,得到大蒜辣酱。本发明制得的大蒜辣酱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且在不加入食品添加剂的同时延长本发明的保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辣酱,具体涉及一种大蒜辣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辣酱是以大蒜和辣椒为主料制成的一种酱料,是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调味品。其中,辣椒性温,味辛,有小毒,入脾、胃经,具有健脾胃,祛风湿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寒性胃痛,风湿痛,腰肌痛等病症;大蒜,温,辛、甘,主治温中健胃,消食理气。
现市场中销售的大蒜辣酱为了延长保质期,常添加较多的食品添加剂,但是长期食用食品添加剂会造成各种疾病,而且,市面上的大蒜辣酱基本无任何营养价值,且口感较差,过量食用对身体都有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蒜辣酱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大蒜辣酱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且能够消除长食辣酱带来的上火、胃痛等问题,还能在不加入食品添加剂的同时延长本发明的保质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蒜辣酱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西瓜皮、荷叶、芙蓉叶、瓜蒌子、瓜蒌皮分别粉粹后混合得混合物,加水煎煮三次,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乙醇,搅拌,静置,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后与滤渣混合均匀,得到配料a;
S2、将玉米油放入锅中,放入辣椒,翻炒,放入姜、大蒜、茴香、盐、酱油,翻炒,得到配料b;
S3、将配料a与配料b混合均匀,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与地衣芽孢杆菌菌粉,搅拌发酵,得到发酵品,将发酵品进行巴氏杀菌,得到大蒜辣酱。
优选地,S1中,第一次煎煮中,加混合物重量6-8倍量的水,煎煮1-3h。
优选地,S1中,第二次煎煮中,加混合物重量5-7倍量的水,煎煮45-65min。
优选地,S1中,第三次煎煮中,加混合物重量3-5倍量的水,煎煮40-55min。
优选地,S1中,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5-1.30g/cm3。
优选地,S1中,乙醇的量为清膏重量的3-5倍。
优选地,S1中,静置的时间为1-2d。
优选地,S2中,翻炒的时间为3-6min。
优选地,S3中,发酵的温度为30-50℃,时间为12-15d。
本发明中各原料的量均不作限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通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通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7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鱿鱼香菇酱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果香味橄榄叉烧酱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