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拿取、折叠衣物的衣柜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240.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8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文;李晓彦;高浩杰;劳振鹏;叶国良;骆延东;温练吨;曾志彬;吴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横沥模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61/00 | 分类号: | A47B61/00;D06F89/02;B25J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拿取 折叠衣物 智能衣柜 衣物 衣柜 智能 信息接收系统 系统实现 衣物折叠 远程连接 折叠 柜体 手机 清洗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拿取、折叠衣物的衣柜及其工作方法。该智能拿取、折叠衣物的衣柜包括柜体、拿取衣物系统、折叠衣物系统、信息接收系统。智能衣柜通过信息接收系统实现了智能衣柜和手机端的远程连接,通过拿取衣物系统实现衣物的准确拿取和放置,同时通过折叠衣物系统完成衣物折叠,实现了衣物的智能拿取和折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的智能衣柜可广泛应用于居家、酒店和清洗店等领域,极大地便捷了日常生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拿取、折叠衣物的衣柜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家具具有广阔的市场领域,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健康环境,通过配置相应的传感器可以有效监视室内的温度、湿度和亮度,进而控制空调、窗帘和照明系统的运行,从而提供更加适宜的生活空间。但现有的智能衣柜仅是增加照明、除湿、恒温等普通功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技术含量有待进步,智能衣柜同质化现象明显,实用性不强,同时某些产品存在结构设计复杂等问题。现有衣柜要求人工折叠,花费时间长,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关于衣物的智能拿取也只时公开了原有衣柜结合一些指示灯和伸缩装置来实现在凌乱纷杂的衣物中选取衣物的功能,并未实现自动拿取衣服并折叠衣服的功能。
因此,提供一种具备衣物智能拿取、折叠功能的智能衣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智能拿取、折叠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拿取、折叠衣物的衣柜,通过智能拿取系统和智能折叠系统实现了衣物的远程智能拿取和折叠,极大地提高了衣物折叠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拿取、折叠衣物的衣柜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拿取、折叠衣物的衣柜,包括柜体、拿取衣物系统、折叠衣物系统、信息接收系统,其中所述拿取衣物系统安装在柜顶,包括移动平台和机械手,所述机械手活动连接在所述移动平台内侧,所述折叠衣物系统位于衣柜的一侧,包括折衣板、折衣板固定装置和折叠杆,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相互垂直,连接在所述折衣板固定装置上。
本发明的衣柜设置有拿取衣物系统、折叠衣物系统、信息接收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端实现远程控制,完成衣物的智能拿取和折叠。
其中信息接收系统负责接收手机端发出的衣物拿取和折叠信号,并将相应的工作命令发送给拿取衣物系统和折叠衣物系统,完成相应的拿取和折叠任务;
拿取衣物系统通过移动平台实现在整个衣柜挂衣区间的自由移动,机械手平台安装在纵轴上,通过同步带完成往复运动,实现了机械手在XY平面全方位的移动,根据拿取命令,准确找到需要拿取的衣物的位置,通过移动平台内侧连接的机械手抓取衣物,完成衣物的拿取任务;
折叠衣物系统通过第一折叠杆将衣物的左右两侧向中间折叠,通过第二折叠杆将衣物的前后向中间折叠,完成整件衣物的折叠,折叠完整的衣物置放与折衣板上,以供用户拿取。具体使用时,当衣物从衣架上脱落时会落在折叠杆上,衣物的一部分从折叠杆上垂下,通过抬起折叠杆并向衣物的折叠方向移动即可完成衣物的折叠。
优选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固定轴和滑动装置, 所述固定轴包括平行X轴方向的两根定轴和平行Y轴方向的两根动轴,所述动轴的两端通过第一滑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定轴上,所述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装置,所述机械手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装置上。
通过两根平行于X轴方向的两根定轴和连接在定轴上的第一滑道装置,动轴可以实现在X轴方向的任意滑动,通过动轴上的第二滑动装置可以实现在Y轴上的任意滑动,机械手连接在第二滑动装置的内侧面,通过移动平台X轴和Y轴的任意滑动可以实现机械手在XY平面全方位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横沥模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横沥模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