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595.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杰;李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91 | 分类号: | G09G3/32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汪源;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模块 发光阶段 驱动模块 像素电路 数据写入模块 补偿阶段 发光模块 复位阶段 复位模块 控制模块 显示装置 驱动 控制存储模块 控制驱动模块 补偿电压 显示效果 像素补偿 写入数据 放电 复位 充电 发光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该像素电路包括复位模块、存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发光模块;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进行复位,以对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充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补偿阶段进行放电,以使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变为补偿电压;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和补偿阶段向所述第三节点写入数据电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发光阶段控制存储模块和驱动模块连接,以使存储模块在发光阶段控制控制驱动模块开启;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发光阶段驱动所述发光模块进行发光。本发明实现了像素补偿,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显示装置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AMOLED显示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LCD显示技术。为了追求更好的显示画面质量,通常要求显示器件具有更高的像素密度(PPI)和像素补偿效果,以提高显示效果。
但现有的像素电路,采用的薄膜晶体管(TFT)数量较多,使得布线难度增加,不利于增大显示器件的像素密度,影响了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用于实现像素补偿,提高产品的显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复位模块、存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发光模块;所述复位模块连接至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存储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所述数据写入模块连接至第三节点,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所述驱动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所述发光模块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
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进行复位,以对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充电;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补偿阶段进行放电,以使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变为补偿电压;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和补偿阶段向所述第三节点写入数据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发光阶段控制存储模块和驱动模块连接,以使存储模块在发光阶段控制控制驱动模块开启;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发光阶段驱动所述发光模块进行发光。
可选地,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电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一信号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初始电压信号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二信号端。
可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可选地,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数据电压信号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二信号端。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三信号端。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
可选地,所述发光模块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二极管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二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