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789.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任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27/20;B64C3/00;B64C1/00;B64C9/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卢美玲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机翼 飞行器 升力 单涵道风扇 自供能 铰链 涵道风扇 自封闭 滑翔机 螺旋桨推进器 活动连接 机翼结构 甲板平台 两侧设置 起降距离 气接口 飞行 储能 电液 内置 能耗 装配 应急 安全 | ||
1.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由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和装配在其机翼两侧的无推力自供能复合辅翼组成;
其中,所述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包括机体(101)、固定安装在机体(101)两侧复合升力机翼(102)、推进器(106);其中,所述的机体(101)设置为甲板平台;所述的复合升力机翼(102)内置自封闭涵道风扇(104),复合升力机翼(102)外侧设计有机翼铰链(1028);所述的推进器(106)为涵道风扇推进器;
所述的无推力自供能复合辅翼内设置有自封闭涵道风扇(104),无推力自供能复合辅翼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电液气接口(1036)和机翼铰链(1028),并通过机翼铰链(1028)与复合升力机翼(102)活动连接;无推力自供能复合辅翼可分为升力辅翼(10311)以及平衡辅尾翼(10312)两个部分,分别设置在无推力自供能复合辅翼的前后方.其中,升力辅翼(10311)内部至少安装有一个自封闭涵道风扇(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升力机翼(102)可分为升力主翼(1021)以及平衡尾翼(1023)两个部分,分别设置在复合升力机翼(102)的前后方;升力主翼(1021)与平衡尾翼(1023)之间预留有空间,空间内设置有水平升降舵翼(1022);其中,升力主翼(1021)内部至少安装有一个自封闭涵道风扇(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尾翼(105),所述垂直尾翼(105)设置在机体(101)上方或下方;所述垂直尾翼(105)设置在机翼两侧;所述垂直尾翼(105)可以实现折叠;所述垂直尾翼(105)后面安装有可活动的垂直舵翼(10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舵翼(1051)活动连接在垂直翼(105)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翼(105)与机体平面形成一定夹角,且垂直翼上安装有牵引机构,实现垂直舵翼的偏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01)设置为甲板平台;所述的甲板平台两侧有规则排列的固定孔(1003);所述甲板平台上设计有插座(1001);所述插座(1001)为凹式或凸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液气接口(1036)带有盖子(103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01)前方设置有摄像机(108),摄像机(108)为云台摄像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无推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推力自供能复合辅翼上设置有电池/燃料(1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7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