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型泡沫混凝土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0172.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联城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38/10;C04B111/27;C04B111/28;C04B111/7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混凝土 防水型 配方 制备 发泡剂 防水剂 发泡 粉煤灰 水泥 保温隔热 保温要求 防水作用 三个步骤 便利性 外加剂 受潮 制浆 调配 纤维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型泡沫混凝土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水泥60~70份、粉煤灰0~18份、纤维1~2份、发泡剂5~10份、防水剂0.5~2份、外加剂0.5~2份和水15~2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制浆、发泡和混合三个步骤。所述防水型泡沫混凝土配方中加入防水剂,具有防水作用,使其不易受潮,确保保温隔热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防水型泡沫混凝土通过合理调配水泥和发泡剂的比例,以及控制好发泡时间,使得防水型泡沫混凝土既能达到强度和保温要求,又能减轻质量,提高施工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防水型泡沫混凝土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有机保温材料易开裂、耐久性差、易燃、且燃烧生成有毒气体等缺点日益彰显,导致其市场份额及使用量明显降低。作为理想的替代品,无机保温材料因其安全性高的突出优点而倍受青睐。采用无机保温材料制的泡沫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吸音隔音、使用寿命长、无毒害等优点。
现有技术方案:
但普通泡沫混凝土制品在生产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 泡沫混凝土脆性较大,工程施工较困难(泡沫混凝土制品在运输、吊装、固定等施工过程中极易造成损坏);
② 泡沫混凝土不能兼顾强度与保温隔热要求,密度等级越大,强度越高则保温隔热性能越差;
③ 泡沫混凝土防水性较差,受潮吸水后其保温隔热效果会迅速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环保、成分配比合理的防水型泡沫混凝土配方,通过该配方生产出来的防水型泡沫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吸音隔音、使用寿命长、无毒害、强度高、防水效果好等优点,能更好的应用于工业化建筑领域。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水型泡沫混凝土配方,其特征是,包括水泥60~70份、纤维1~2份、发泡剂5~10份、防水剂0.5~2份、外加剂0.5~2份和水15~25份。
本发明的一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方案,还包括粉煤灰,所述粉煤灰小于18份。粉煤灰优选Ⅱ级粉煤灰,各项性能指标需满足GB/T 1596的要求。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泥包含普通水泥和快硬水泥,所述普通水泥占所述水泥总量的50%~80%。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和同等级的硫铝酸盐快硬水泥(快硬水泥),并根据需要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水泥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175的规定,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纤维优选为聚丙烯纤维,其应满足抗拉强度大于350MPa,弹性模量大于3000MPa,极限延伸率15%~25%,密度0.9g/cm³,长度不小于12mm等要求。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泡剂为采用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混合的复合型蛋白发泡剂。发泡剂要求发泡倍数大于20倍,1h泡沫沉降距不大于10mm,1h泌水量不大于80ml,消泡时间不小于2h。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剂为硅烷改性的高分子防水防潮干粉材料,所用防水剂在水泥浆高碱性环境中溶解分散到水中,其表面硅烷的亲水官能团与水泥水化产生的羟基(OH)基团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化学结合,牢固地固定在水泥孔隙和毛细孔壁的表面,而另一端憎水基团烷基则朝向孔壁的外侧,使得孔壁表面产生憎水性,因而使砂浆由内至外获得优良的憎水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加剂包含减水、稳泡和增稠成分,其各项性能指标应满足GB 8076的要求。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拌合水)应满足混凝土用水标准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联城住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联城住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0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