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1428.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苗金华;梁靖;杨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解决目前终端设备在DRX非激活周期中发送上行数据,造成终端设备能耗增加的问题。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节能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节能配置信息,在非连续接收DRX非激活期延迟和/或停止发送目标上行数据。本发明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节能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节能配置信息,在非连续接收DRX非激活期延迟和/或停止发送目标上行数据,降低了终端设备在DRX非激活状态时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应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四代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4G,5G或NR系统)中,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被引入进来。这种方法可以让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也称为终端设备)周期性的进入睡眠状态,不去侦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而需要侦听的时候,从睡眠状态中唤醒,这样就可以使UE达到省电的目的。虽然这样做对数据传输的时延有一定的影响,但如果这种时延并不影响用户体验,那么考虑到UE更为重要的功率消耗,执行DRX是很有意义的。
DRX机制在空闲态和连接态下的实现是不同的,相对而言,连接态下的DRX机制如图1所示:标识唤醒(On Duration)的这段时间是UE监控下行PDCCH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UE是处于唤醒状态的。标识DRX机会(Opportunity for DRX)的这段时间是DRX睡眠时间,即UE为了省电,进入了睡眠而不监控PDCCH子帧的时间。可以看出,用于DRX睡眠的时间越长,UE的功率消耗就越低,但相应的业务传输的时延也会跟着增加。“Opportunity for DRX”也可以描述为DRX off,或DRX非激活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UE在DRX非激活状态时,如果有上行数据到达,UE可以执行上行发送。如图2所示,图2中的上行传输(UL transmission)可以是调度请求(ScheduelingRequest,SR),也可以是随机接入的前导码(preamble),或者是上行的媒体访问控制层层的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比如配置授权的上行发送等,这里不做限定。
UE在发送SR之后,需要等待下行调度信息,UE将处于DRX激活状态,即UE将执行下行PDCCH侦听操作。但有些业务,对于业务延时要求不严格,如果在DRX非激活状态时,发送上行传输,会造成额外的能耗开销,增加耗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用以解决目前终端设备在DRX非激活周期中发送上行数据,造成终端设备能耗增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节能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节能配置信息,在非连续接收DRX非激活期延迟和/或停止发送目标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上行数据包括:
在所述DRX非激活期触发的调度请求SR;
或者,在所述DRX非激活期触发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或者,在DRX非激活期由第一半静态配置方式或第二半静态配置方式配置的授权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半静态配置方式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传输资源和物理层传输参数,所述第二半静态配置方式为通过RRC信令配置传输资源并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激活或去激活所述传输资源。
其中,根据所述节能配置信息,在非连续接收DRX非激活期延迟发送目标上行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节能配置信息,在DRX非激活期时,将目标上行数据延迟至目标时间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1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