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组件以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2127.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齐文明;游斌;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12;H02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组件 以及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组件以及电机,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多个定子槽,多个所述定子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分布,所述定子绕组的每相第一路绕线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绕组部分和第二绕组部分,所述第一绕组部分包括第一跨跃段至第六跨跃段,所述第二绕组部分包括第七跨跃段到第十二跨跃段,所述定子绕组的每相第二路绕线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三绕组部分和第四绕组部分,由此,通过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配合,能够使第一引出线与第一星点线均布置在焊接端,可以充分利用焊接端的高度,也能够防止产生环流现象,可以防止电机失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组件以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机的定子组件为波绕方式,从最外层波绕至最内层,再反向波绕至最外层,从制作工艺及批量生产商分析,需要制作的扁线电枢种类多,且轴向两端均需要焊接,焊点多,此外,其扁线下线后,难以准确固定,生产成本高,制作工艺难度大。从电气连接上分析,该波绕形式,同一槽内,不同层数间的电压差高,运用在高压下,层间容易击穿,导致短路,使电机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定子组件,该定子组件能够防止产生环流现象,可以防止电机失效。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适用于z槽2p极m相的电机中,其每极每相槽数为q=z/m/(2p),并联支路数为a,a≤q,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多个定子槽,多个所述定子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分布,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多个所述定子槽分别为第1槽、第2槽、…、第i槽、…、第n槽、…,每个所述定子槽中均具有r个槽层,r个所述槽层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上分别为第a层、第b层、…、第j层、…、第r层;所述定子绕组的每相第一路绕线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绕组部分和第二绕组部分,所述第一绕组部分构造为所述第一路绕线的起始段,所述第二绕组部分构造出所述第一路绕线的终止段;在所述第一绕组部分内,第i槽第r层为所述第一绕组部分的起始端,第(i-24)槽第r层为所述第一绕组部分的终止端,所述第一绕组部分包括第一跨跃段至第六跨跃段,从第i槽第r层到第(i-5)槽第r层为所述第一跨跃段;从第(i-5)槽第r层到第(i-5)槽第a层为第二跨跃段,在第二跨跃段内,绕线在第(i-5)槽和第(i-47)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到径向内侧绕线;从第(i-5)槽第a层到第(i-11)槽第r层为第三跨跃段,在所述第三跨跃段内,绕线在第(i-5)槽和第(i-11)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绕线;从第(i-11)第r层到第(i-18)第r层为第四跨跃段;第(i-18)槽第r层和第(i-18)槽第a层为第五跨跃段,在第五跨跃段,绕线在第(i-18)槽和第(i-12)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到径向内侧绕线;从第(i-18)槽第a层和第(i-24)槽第r层为第六跨跃段,在所述第六跨跃段内,绕线在第(i-18)槽和第(i-24)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绕线;在所述第二绕组部分内,第(i-24)槽第r层为所述第二绕组部分的起始端,第(i-42)槽第次外层为所述第二绕组部分的终止端,所述第二绕组部分包括第七跨跃段到第十二跨跃段,从第(i-24)槽第r层到第(i-29)槽第r层为第七跨跃段;从第(i-29)槽第r层到第(i-29)槽第a层为所述第八跨跃段,在所述第八跨跃段内,绕线在第(i-29)槽和第(i-23)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到径向内侧绕线;从第(i-29)槽第a层到第(i-35)槽第r层为所述第九跨跃段,在所述第九跨跃段内,绕线在第(i-29)槽和第(i-35)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绕线;从第(i-35)槽第r层到第(i-42)槽第r层为第十跨跃段;从第(i-42)槽第r层到第(i-42)槽第a层为第十一跨跃段,在所述第十一跨跃段内,绕线在第(i-42)槽和第(i-36)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到径向内侧绕线;从第(i-42)槽第a层到第(i-42)槽次外层为第十二跨跃段,在所述第十二跨跃段内,绕线在第(i-42)槽和第i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绕线;其中,第i槽为初始槽,所述初始槽的最外层连接第一引出线;终止槽,所述终止槽与初始槽之间存在5个定子槽,所述终止槽的次外层连接第一星点线;所述定子绕组的每相第二路绕线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三绕组部分和第四绕组部分,所述第三绕组部分构造出所述第二路绕线的起始段,所述第四绕组部分构造出所述第二路绕线的终止段;在所述第三绕组部分内,第(n-47)槽第r层为所述第三绕组部分的起始端,第(n-23)槽第r层为所述第三绕组部分的终止端,所述第三绕组部分包括第十三跨跃段至第十八跨跃段,从第(n-47)槽第r层到第(n-6)槽第r层为第十三跨跃段;从第(n-6)槽第r层到第(n-6)槽第a层为所述第十四跨跃段,在所述第十四跨跃段内,绕线在第(n-6)槽和第n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到径向内侧绕线;从第(n-6)槽第a层到第(n-12)槽第r层为所述第十五跨跃段,在所述第十五跨跃段内,绕线在第(n-6)槽和第(n-12)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绕线;从第(n-12)槽第r层到第(n-17)槽第r层为第十六跨跃段;从第(n-17)槽第r层到第(n-17)槽第a层为所述第十七跨跃段,在所述第十七跨跃段内,绕线在第(n-17)槽和第(n-11)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到径向内侧绕线;从第(n-17)槽第a层到第(n-23)槽第r层为所述第十八跨跃段,在所述第十八跨跃段内,绕线在第(n-17)槽和第(n-23)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绕线;在所述第四绕组部分内,第(n-23)槽第r层为所述第四绕组部分的起始端,第(n-41)槽次外层为所述第四绕组部分的终止端,所述第四绕组部分包括第十九跨跃段至第二十四跨跃段,从第(n-23)槽第r层到第(n-30)槽第r层为第十九跨跃段;从第(n-30)槽第r层到第(n-30)槽第a层为所述第二十跨跃段,在所述第二十跨跃段内,绕线在第(n-30)槽和第(n-24)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到径向内侧绕线;从第(n-30)槽第a层到第(n-36)槽第r层为所述第二十一跨跃段,在所述第二十一跨跃段内,绕线在第(n-30)槽和第(n-36)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绕线;从第(n-36)槽第r层到第(n-41)槽第r层为第二十二跨跃段;从第(n-41)槽第r层到第(n-41)槽第a层为所述第二十三跨跃段,在所述第二十三跨跃段内,绕线在第(n-41)槽和第(n-35)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到径向内侧绕线;从第(n-41)槽第a层到第(n-41)槽次外层为所述第二十四跨跃段,在所述第二十四跨跃段内,绕线在第(n-41)槽和第(n-47)槽之间往复且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绕线,其中,第n槽为初始槽,所述初始槽的最外层连接第二引出线;终止槽,所述终止槽与初始槽之间存在5个定子槽,所述终止槽的次外层连接第二星点线。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跨跃段的导体段位于设置在所述第十三跨跃段的导体段的正下方,设置于所述第十六跨跃段的导体段位于设置在所述第四跨跃段的导体段正下方,设置在所述第七跨跃段的导体段位于设置在所述第十九跨跃段的导体段的正下方,设置于所述第二十二跨跃段的导体段位于设置在所述第十跨跃段的导体段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子组件以及电机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