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真空管道防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2498.0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7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F41H11/00 | 分类号: | F41H11/00;F41A9/00;F41A9/87;F4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真空 管道 防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真空管道防卫系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气闸站、基站、海底潜伏式导弹基地、导弹运送车辆、退役潜艇,在海底真空管道主管道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分支管道、基站和海底潜伏式导弹基地,导弹运送车辆不需要气密性客舱,导弹直接装载在车架上,导弹载具具有自动装卸功能;可用废弃/退役的潜艇,改制建设该导弹基地。本发明充分利用海底真空管道交通延伸范围广、传输速度快、自然隐蔽的特点,给出一种潜伏式海底导弹基地,跟潜艇、航母一起,形成立体化、主被动结合的海洋战略防御体系,提升领海安全保卫水平,同时为海底真空管道自身安全和抵抗侵袭提供有效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管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底真空管道防卫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管道交通由管道、车辆、供电、通讯、驱动与控制、真空泵组、真空计量、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运行时,管道内抽成一定真空,然后车辆在其中行驶。在海峡通道建设领域,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已得到广泛应用,施工技术成熟。跨海大桥需要高出海平面的桥墩支撑,适合近岸浅海;海底隧道能适应较深海域,但工程造价高,施工风险和运营风险大;沉管隧道结构庞大,要求河床或海床平缓,不能有大起伏,只适合短距离浅水域,不适合距离较长及水深较大的海域;悬浮隧道是被理论界看好的跨海交通新模式,目前没有现实应用,预计建设成本低于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对海域的适应性很强,但建设成本仍然较高、施工难度较高。
亚音速(600~1200km/h)或低速(600km/h)真空管道交通,断面小、结构轻型、集成度好,当作为跨海通道方案在海底建设时,成本低于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悬浮隧道。在施工技术方面,已经普遍实施的海底输油输气管道建设经验可提供良好参照与借鉴。
海底真空管道基本形式为,在海床上修建固定墩台,然后通过水下施工方法,把真空管道管段按设计精度架设在墩台上,再用水下密封连接方法把所有管道固定连接。
海底环境对真空管道具有特殊优越性,海水可以为真空管道降温、提供恒温环境,还可为管道提供均匀浮力,抵消管道自身重力作用,降低结构强度要求,减少工程费用,因此海底真空管道作为真空管道交通先行先试工程具有可行性、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底真空管道防卫系统,基于海底真空管道及其高速运载能力提供防卫系统,加强海洋主动防御、主动打击立体化体系建设。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海底真空管道防卫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管墩上的主管道和支管道,支管道沿主管道隔一定距离设置,支管道与主管道之间有一定夹角;车辆运行在主管道内,支管道允许车辆进入、停留;
支管道在与主管道交界处设有气闸站,气闸站由设置在支管道内的内外两道气闸门及其间的管道空间构成;支管道的终端设置基站和海底潜伏式导弹基地,基站、海底潜伏式导弹基地分别固定连接在管墩上;
海底潜伏式导弹基地和基站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海底潜伏式导弹基地包括弹药库和导弹发射舱,导弹发射舱内设置导弹发射管。
所述的车辆为无人驾驶的导弹运送车辆,采用轮轨模式或磁悬浮直线电机驱动模式;其通过自带的动力系统自主行驶或由前导动力车辆拖动行驶;
所述的车辆包括装载车架,导弹直接固定在装载车架上进行运输;
所述的车辆运行在主管道内设置的轨道上,支管道内也铺设有供车辆运行的轨道,支管道在与主管道交界处设有道岔。
所述的车辆根据导弹规格尺寸,在装载车架上设置相匹配的载具;
载具上装载一枚大型导弹或多枚小型导弹;
所述的导弹基地用废弃/退役的潜艇,或未安装动力的半成品潜艇改制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盾牌
- 下一篇:一种采用云储存技术的排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