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三角图版和概率图道进行储层判识的录井解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3427.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吴大奎;尹平;徐剑良;邢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三角 图版 概率 进行 储层判识 解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角图版和概率图道进行储层判识的录井解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钻井液录井采集到的气测值进行预处理;b、将预处理后的气测值、钻时、电导率和温度计算变化指数;c、通过变化指数计算含水指数W、含油指数O和含气指数G;d、建立以含水指数W、含油指数O和含气指数G相对比值为三边的三角图版;e、利用建立的三角图版进行储层含流体性质的初步识别;f、建立基于三角图版的概率图道,利用概率图道进行储层含流体性质的最终识别。本发明结合曲线法、图版法、自动识别技术和流体一体识别技术,集成度高、人工干预少且便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钻井液录井参数利用集成三角图版和概率图道进行储层含流体性质判识的录井解释方法,属于机电领域石油天然气工业勘探开发范畴随钻录井资料处理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钻井过程中钻遇地层储层及其含流体性质的录井解释方法国内外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现分述如下:
国内方面,中石化倾向于新型装备的研发和实践,开展岩石热解、热蒸发烃、罐顶气和核磁共振等新型油气储层识别和发现装备的研究和应用,天然气方面,中石化较为推崇分析常规综合录井探测气组分NC5之外的C8以后的更复杂组分,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在气测数据利用上重视定量脱气器采集、恒温恒压气样传输管路和地化色谱仪(GCMS)结合的高灵敏度探测样式,甚至开发了不同于中石油大规模列装的气相色谱和荧光色谱的离子色谱和拉曼色谱,油藏勘探方面,中石化大量采用新型地化技术并在定量荧光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中石油方面,长于天然气藏勘探服务的川庆地研院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综合录井的录井解释方法,既有数值模拟类的“利用微钻时数据随钻计算录井孔隙度进行储层评价的方法(201210427291.3)、图版法类的“利用判别分析建立气测图版对储层流体进行判断的方法(201210427314.0)”,又有正演范畴的“利用随钻钻井液录井资料进行储层流体类型的判别方法(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3806911 B)”,此外,也有一批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基于判别分析、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机器深度学习解释法,上述方法在利用录井参数进行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必须有所改进。
“利用微钻时数据随钻计算录井孔隙度进行储层评价的方法(20121 0427291.3)”基于大量测录井既有井的统计归纳和分析总结,系在大量工程和试验基础上的经验方法总结,应用过程中凸显出难以应用到新区块、仅能计算孔隙度对流体表征能力弱的问题;而“利用判别分析建立气测图版对储层流体进行判断的方法(201210427314.0)”基于图版法建立,关注气水关系识别,但对含油储层关注不够,此外,对于新区块、新层系需要大幅更新图版并调整判别区域,判别方式主观性较强,在探井区域资料井较少的情况下适应性较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发明对于计算机编程实现没有做出针对性的设计,主要依靠人工统计和更新算法和图版,后期维护时间和人力成本较高。
综上,现将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现有油井录井解释技术方案缺乏曲线法技术,北方油田服务公司长期以来图版法,如气测图版法、轻烃色谱图版法等进行分析,北方油田业主如长庆油田对此并不是很满意,由于录井资料随钻录取、干扰因素多、难以修正的特点,类似图版法的依赖数据具有较强统一性、系统误差较稳定的方法难以充分发挥录井原始资料作用;
2、现在推广大部分曲线法,通过趋势值分析进行定性识别,在川渝、长庆和塔里木取得一定进展,但其适应强、效率高的特性也带来了针对性偏弱、区块优化差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和调整。
3、现有的图版法和曲线法共同的问题在于难以进行计算机应用,图版法需要频繁调整分离区间,曲线法需要人工定性判断,这都制约了录井解释自动化改进的进一步发展。
4、现有技术更多的关注气井或者油井的解释,鲜有油气水干层一体识别的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3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