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步距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4406.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尹山;仵军胜;刘书培;张力;张可非;张建辉;谢国兵;粟彬;许斌;张春平;李雪艳;樊慧;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4/3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距 施工隧道 施工位置 安全 固定部件 用户终端 服务器 发送告警信息 测量和计算 告警信息 管理领域 隧道施工 监控 管控 获知 费力 发送 隧道 施工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步距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涉及隧道施工管理领域。方法包括:获得施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判断当前施工位置与施工隧道中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在为是时,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通过获得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且判断施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与施工隧道中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故实现了通过自动的获得、计算和判断,能够准确的确定施工隧道的施工是否大于安全步距,解决了采用人工对距离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费时费力、成本太高、且还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并在确定大于安全步距,向用户终端发送告警信息,使得用户能够便捷的获知,并能够及时管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步距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隧道的施工中,一方面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防止出现塌方等安全事故,且另一方面为了抓紧施工进度,对隧道中安全步距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步距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步距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施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判断所述当前施工位置与所述施工隧道中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在为是时,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得施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包括:在设定时间点,获得施工者配带的安全帽发送的第一定位,以及获得施工设备发送的第二定位,并将所述第一定位和所述第二定位作为在施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定时间点为半小时至两小时的预设时长为单位计时到达的时间点。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二衬和抑拱,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施工位置与所述施工隧道中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定位与所述二衬之间的第一距离、获得所述第二定位与所述二衬之间的第二距离、获得所述第一定位与所述抑拱之间的第三距离、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定位与所述抑拱之间的第四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或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中的二衬安全距离,且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或所述第四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中的抑拱安全距离。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得施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与预存的所述施工者的至少一个历史定位生成所述施工者的移动轨迹;将所述移动轨迹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步距监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施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施工位置与所述施工隧道中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发送模块,用于在为是时,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得模块,具体用于在设定时间点,获得施工者配带的安全帽发送的第一定位,以及获得施工设备发送的第二定位,并将所述第一定位和所述第二定位作为在施工隧道中的当前施工位置。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距离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定位与所述二衬之间的第一距离、获得所述第二定位与所述二衬之间的第二距离、获得所述第一定位与所述抑拱之间的第三距离、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定位与所述抑拱之间的第四距离。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或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中的二衬安全距离,且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或所述第四距离是否大于安全步距中的抑拱安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4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定位模型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乘客下车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