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状况评估系统以及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5123.X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杜道轶;蒋银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6N5/04;G07C5/08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霁晨;杨美灵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状态 信息采集模块 测试准则 车辆性能 划分模块 环境识别 评估系统 专家系统 知识库 采集 车辆运行 信息数据 行车数据 行车状况 专家知识 自动记录 工程车 路况 推算 样本 验证 评估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车状况评估系统以及评估方法。该系统具备:环境识别划分模块,用于对环境进行识别和划分;行车状态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行车状态信息;测试准则专家系统,对于某路况下工程车性能的专家知识建立知识库并收集实际行车数据样本,据此计算出车辆性能的各项指标;评估系统模块,根据来自所述环境识别划分模块划分的环境种类以及所述测试准则专家系统推算出的车辆性能的各项指标,对于所述行车状态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行车状态信息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判断在该环境下车辆运行能否满足要求。根据本发明,能够判断行车状态的优劣并自动记录不合理行车状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业的工程车测试领域,更加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可以自动判断测试车在某路况下的行车状况的评估系统以及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车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工程师在某一个路况下驾驶工程车对相关性能进行测试。运行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当工程车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工程师会记录下当前时刻区间内的车辆状态数据,二、记录当前时刻的时间戳,在测试完成后取出车辆在测试过程中所有时间段信息,再结合记录的时间戳取出不符合要求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
对于第一种方式而言(工程师记录当前时刻区间内的车辆错误信息),目前主要通过采集器从汽车总线上抓取错误数据,而工程师在发现车辆运行不合理时,需要手动触发采集器,从而完成错误信息的录入。对于第二种方式而言(记录时间戳),工程师仅仅记录当前时刻的时间,以备测试完成后进行针对性查询。在此过程中,一般需要两个工程师完成,一个负责驾驶工程车,另一个负责触发采集器或者记录数据。
据上所述,目前这两种记录工程车错误数据的方式在效率上均存在着不足,具有改进的空间,因此急需一种既可以提高工程师工作效率,又能自动识别并具有自动记录错误数据功能的评估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环境识别及测试准则的工程车运行状况自动评估系统,该方法可以在工程车标定、测试等试验中代替工程师判断行车状态的优劣程度,并自动记录当前时刻不合理的行车状态信息,以便后期实验分析。
本发明的行车状况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环境识别划分模块,用于对环境进行识别和划分;
行车状态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行车状态信息;
测试准则专家系统,对于某路况下工程车性能的专家知识建立知识库并收集实际行车数据样本,据此计算出车辆性能的各项指标;
评估系统模块,根据来自所述环境识别划分模块划分的环境种类以及所述测试准则专家系统推算出的车辆性能的各项指标,对于所述行车状态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行车状态信息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判断在该环境下车辆运行能否满足要求。
可选地,进一步具备:
信息记录模块,用于对所述评估系统模块在判断该环境下车辆运行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输出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
可选地,所述环境识别划分模块包括:
用于对环境进行3D建模的环境3D建模模块;
用于对从所述环境3D建模模块的输出进行特征提取的特征提取子模块;
用于提供常见测试道路模型样本的样本子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特征提取子模块以及所述样本子模块的输出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子模块;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匹配子模块的匹配结果对环境划分种类的环境种类划分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5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