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营病害隧道装配式处治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5460.9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丁浩;江星宏;刘永华;李科;胡学兵;郭鸿雁;刘秋卓;李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害 装配式 运营 衬砌结构 隧道 施工 隧道工程 衬砌管片 对象识别 范围选取 交通干扰 快速稳定 配套机具 施工作业 隧道类型 隧道运营 现场施工 时效性 衬砌 机械化 装配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病害隧道装配式处治施工方法,应用在隧道工程病害处治领域,在传统装配式衬砌结构施工作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运营病害隧道类型多样、程度不一的特性,以及隧道运营对时效性、安全性的要求,结合病害处治对象识别、处治范围选取、装配衬砌设计、衬砌管片生产、配套机具选用、现场施工方案等工序,提出运营病害隧道装配式衬砌结构处治施工方法。此病害处治方法具有质量可靠、快速稳定、适用性强、加速作业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交通干扰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病害处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营病害隧道装配式处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不断深入,大量隧道由新建转向运营,随着隧道服役时间的增加,设计、施工缺陷逐渐显现,公路隧道病害广泛发生。开裂、渗水、掉块等病害的出现,轻则损害视觉观瞻,分散驾驶人员注意力,重则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针对病害现状,发现后如何快速处治,一直为研究热点。
工程应用中,换拱、喷浆、贴钢带、三衬等处治措施较为常见,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换拱时间长且中断交通,喷浆、贴钢带、加固强度有限,表面视觉破坏明显,三衬易造成侵限。随着装配衬砌结构在盾构隧道中广泛应用与验证,其具有处治时效快、效果佳、运营干扰少、人力要求低等优势明显,必将成为公路隧道病害处治的重要方法。
既有装配式衬砌技术主要用于新建盾构隧道,公路工程新建阶段也有一定尝试,装配式衬砌结构在运营病害加固处治领域几乎空白,经验累积少,未形成配套施工方法,虽有部分学者提出运营隧道钢波纹板加固思路,但钢波纹板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产品类型、结构尺寸、连接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钢波纹板的有关思路在装配式衬砌结构中不能适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营病害隧道装配式处治施工方法,在传统装配式衬砌结构施工作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运营病害隧道类型多样、程度不一的特性,以及隧道运营对时效性、安全性的要求,结合病害处治对象识别、处治范围选取、装配衬砌设计、衬砌管片生产、配套机具选用、现场施工方案等工序,提出运营病害隧道装配式衬砌结构处治施工方法。此病害处治方法具有质量可靠、快速稳定、适用性强、加速作业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交通干扰小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营病害隧道装配式处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病害处治对象识别;
S1-1:结合病害表现形式,初步判断隧道病害类型为裂缝、渗漏水、掉块、冻胀,腐蚀老化中的哪一类;
S1-2:结合病害区段地勘资料、设计参数、施工记录、监测数据、定检历史与检测结果,对比判断出的病害类型产生原因的理论研究结果,确认对象隧道病害产生原因;
S1-3:结合现场原衬砌结构病害情况,根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附录B获取,初步判定为0~3中哪一状态值;
S1-4:结合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综合分级的病害关联分级方法,结合隧道具体围岩等级、病害类型、病害程度、分布规律信息,对根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得出的状态值进行修定;
状态值为0时,无需加固;
状态值为1时,不破除原衬砌结构,对原衬砌结构进行修补;
状态值为2时,破除原衬砌结构厚度的1/3~1/2的深度后进行修补;
状态值为3时,破除原衬砌结构厚度的1/2~拆除原衬砌结构;
S1-5:针对确定的隧道病害等级和病害加固需求,进行装配式衬砌结构加固;
S2:病害处治范围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5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