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奇逊炉等静压石墨快速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5489.7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4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岱;李贺;刘涛;严晨峰;符勇;俞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奇逊炉 静压 石墨 快速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奇逊炉等静压石墨快速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艾奇逊炉停电后,先通过抓斗抓取透气孔中的电阻料,使炉内的气体逸出;将炉子两侧的保温料进行抓取,抓取深度为500mm~600mm;然后将炉子中间的保温料进行抓取,抓取深度为600mm~700mm;将剩余的保温料和电阻料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料,然后每天进行人工翻料,且在翻料的过程中将混合料扒向炉子两侧,直到中间的混合料深度剩余20mm~40mm;将两侧混合料通过抓斗进行抓出;产品露出,进行自然冷却;最后将完成自然冷却的产品从炉内取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冷却工艺中冷却周期长导致效率低,取电阻料和保温料的过程中能耗高,成本大且效率低以及冷却过程中产品易被氧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冷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艾奇逊炉等静压石墨快速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等静压石墨具有细结构、大规格、各项同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光伏产业、电火花加工。等静压石墨的生产需经过原料磨粉混捏、压型、多次浸渍焙烧和石墨化等工序,而其中石墨化工序作为等静压石墨生产的重要工艺之一,主要包含装炉、送电和冷却这三部分工艺,整个周期长达2个月,而这其中冷却周期又长达1.5个月,占据了整个石墨化周期的2/3以上,因此,在石墨化升温完成后,如何快速的降低炉子温度,使产品快速出炉用于销售并缩短石墨化周期,是石墨化工艺中一直以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石墨化车间大多数采用抓斗将保温料直接抓出的冷却方法,该方法散热速度快,冷却周期短,但同时也存在着抓料难以精确控制,产品易氧化开裂等缺点,此外,还有使用多功能行车吸料的冷却方法。
授权公开号为CN102963889B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石墨化炉冷却工艺,该方法使用多功能行车逐步将炉内物料吸出,具有冷却过程稳定、产品不会产生裂纹及氧化、高效环保等优点,但其整个过程一直使用多功能行车,耗电量大,能耗高,并且多功能行车受制于物料温度,不能吸温度过高的物料,并且受到料仓的限制,一次性吸料不能太多,适用于装炉量较小(小于30吨)的石墨化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艾奇逊炉等静压石墨快速冷却方法,通过利用抓斗和行车相配合来进行取料,提高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并通过进行翻料并将混合料在翻料过程中逐步扒向侧边,加快了冷却散热的同时提高了行车吸料效率,进而解决了现有冷却工艺中冷却周期长导致效率低,取电阻料和保温料的过程中能耗高,成本大且效率低以及冷却过程中产品易被氧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艾奇逊炉等静压石墨快速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透气孔电阻料取出工序,石墨化工序结束后,艾奇逊炉停电,通过抓斗抓取艾奇逊炉的透气孔中的电阻料,使炉内的气体逸出;
(b)保温料取出工序,通过抓斗先将炉子两侧的保温料进行抓取,抓取深度为500mm~600mm,再将炉子中间的保温料进行抓取,使保温料深度剩余为50mm~100mm;
(c)混合翻料工序,将所述步骤(b)中剩余的保温料和电阻料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料,然后每天进行人工翻料,在翻料的过程中逐步将混合料扒向炉子两侧,直到中间的混合料深度剩余20mm~40mm;
(d)混合料吸出工序,将所述步骤(c)中位于炉子两侧的混合料通过多功能行车吸出;
(e)冷却工序,所述步骤(c)中产品表面温度低于150℃时,产品露出,进行自然冷却至表面温度低于80℃时出炉。
所述步骤(b)中,通过抓斗先将靠近炉子两侧壁处的保温料进行抓取,再将炉子中间靠近透气孔周围处的保温料进行抓取,该种抓取顺序的好处在于先抓取两侧的保温料后中间的保温料会自动往两侧缓慢流动,形成缓慢冷却的效果,此外,由于两侧的温度较低,中间温度较高,一开始就将中间的料先抓出则会造成冷却过快导致产品开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5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