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人工湖生态型防水减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6438.6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潘鸣婷;黄逸华;刘洋;张娜;朱斯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1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固化 水生植物种植 素土夯实层 土工布层 生态型 黏土层 人工湖 盐碱地 夯实 素土 摊铺 防水 铺设 土壤固化材料 整个区域 自然和谐 短纤维 覆盖层 密实度 土工布 种植土 敷设 护坡 分层 黏土 陆地 生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人工湖生态型防水减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整个区域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第一水生植物种植区、第二水生植物种植区和陆地护坡区,步骤2,将湖底素土夯实,按每300mm厚为一层,分层夯实,形成密实度不小于93%的湖底素土夯实层,步骤3,在湖底素土夯实层上摊铺抗疏力土壤固化层,抗疏力土壤固化层由素土添加C444和SD抗疏力土壤固化材料组成,步骤4,在抗疏力土壤固化层上铺设400‑600g/m2的短纤维土工布,形成土工布层,步骤5,在土工布层上铺设黏土,按每300mm厚为一层摊铺,形成黏土层,步骤6,在黏土层上敷设种植土覆盖层。本发明整体做法优点:双重减渗和稳定,做法生态可操作性强,工序简单,造价低,与自然和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隔碱施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人工湖生态型防水减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人工湖生态建设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整个人工湖生态系统的工艺设计和方法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框架和步骤,但对应水文地质所引起的生态破坏以及对应防水减渗措施的维护这方面,传统的人工湖防水减渗技术主要是将盐碱地地下完全隔断的方法,虽然解决了湖内水质问题,但对人工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仍无法得到实质解决。因此,如何在不影响人工湖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针对性地研究人工湖防水减渗技术,使其具有一定的生态性,是保证人工湖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人工湖生态型防水减渗的方法,能够有效阻止湖底反碱,起到隔离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地人工湖生态型防水减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整个区域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第一水生植物种植区、第二水生植物种植区和陆地护坡区,所述第一水生植物种植区、第二水生植物种植区和陆地护坡区由下至上均依次包括湖底素土夯实层、抗疏力土壤固化层、土工布层、黏土层和种植土覆盖层,所述湖底素土夯实层位于陆地护坡区的上端部开挖有素土凹槽,所述抗疏力土壤固化层、土工布层依次延伸并铺设于素土凹槽中,在位于素土凹槽中的土工布层上放置有卵石,所述黏土层在陆地护坡区的铺设延伸至黏土层的压实高程高出常水位100mm,
步骤2,将湖底素土夯实,按每300mm厚为一层,分层夯实,夯实密实度≥93%,形成密实度不小于93%的湖底素土夯实层,
步骤3,在所述湖底素土夯实层上摊铺抗疏力土壤固化层,所述抗疏力土壤固化层由素土添加C444和SD抗疏力土壤固化材料组成,
步骤4,在抗疏力土壤固化层上铺设400-600g/m2的短纤维土工布,形成土工布层,
步骤5,在所述土工布层上铺设黏土,按每300mm厚为一层摊铺,形成黏土层,
步骤6,在所述黏土层上敷设种植土覆盖层。
所述抗疏力土壤固化层中的素土为黄土,所述黄土的塑性指数不小于15,黄土中硫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超过0.3%或有机质的质量百分含量超过5%,碾压密实度为96%以上;所述抗疏力土壤固化层中抗疏力固化材料C444溶液的用量为0.6L/m³,掺量为0.8L/m³,采用足够的水稀释,保证充分的拌合渗透;所述抗疏力土壤固化层中抗疏力固化材料SD粉剂的用量为20kg/ m³,掺量为20kg/m³,SD是有机的粉末状化学物,覆盖在载体上, 它能进一步增加对处理后土壤的保护,抵抗水的软化作用,维持经处理后土壤的稳定,并增加土壤特性的粘合特性。SD通过关闭毛细管阻止处理后的土壤被水浸入,从而消除了土壤的膨胀现象。它的成分具有脱水收缩及长久保持作用,通常一半的用量用于整个深度,另一半的用量用于路堤的顶部10cm。
所述抗疏力土壤固化层的厚度为250mm,渗透系数为10-7c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物污染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近海砂质岸坡的微生物礁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