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6450.7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外德仁;奧本和范;棚原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娜;李荣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在为了对应于高清化,在不对显示作出贡献的斜光区域内使通孔和间隔件接近地配置的情况下,由于贴合时的偏移等而使间隔件落入通孔内。引起由单元厚度的变化等导致的显示不良。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第1像素(PXG1),其与光刻型间隔件抵接;第2像素(PXG2)~(PXG4),其具有与第1像素的开口区域(OP)相同颜色的开口区域;以及第3像素,其为其它像素,且开口区域的面积最大,就各像素处的光刻型间隔件设置位置与通孔之间的距离而言,第1像素和第2像素比第3像素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涉及通过形成于基板的光刻型间隔件而保持单元(cell)厚度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具备彼此相对地配置的一对基板和在这两个基板之间设置的液晶层。一对基板中的一方形成有与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对应的像素电极、以及与薄膜晶体管等开关元件连接的配线,有时称为阵列基板或有源矩阵基板。将另一基板称为相对基板。而且,在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在上述一对基板之间设置的多个间隔件,将上述液晶层的厚度即单元厚度保持恒定。
为了提高单元厚度的面内均匀性,在两个基板之间的面内形成有多个上述间隔件。作为配置间隔件的方法,还存在散布球状的间隔件的方法,但近年来使用的是如下方法,即,通过光刻形成柱状的光刻型间隔件,将该光刻型间隔件配置于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方。光刻型间隔件简称为间隔件,或称为柱状间隔件。
作为配置光刻型间隔件的位置,已知例如配置在阵列基板的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之上的形态。(专利文献1)如果将光刻型间隔件形成于显示光的透过区域,则发生取向不良等,对光学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使透光率降低,因此通常光刻型间隔件没有设置于直接对显示作出贡献的区域,但在TFT之上、TFT附近,这样的影响少。但是,伴随着近年来的LCD高清化,像素尺寸、TFT变小,难以确保足以配置光刻型间隔件的区域。
作为形成光刻型间隔件的区域,如上所述,选定的是诸如不影响透过率的遮光区域那样的区域,但除了TFT之外,也举出了通孔形成区域的附近。其原因在于,通常,通孔(也称为接触孔)用于金属膜等的连接,因此多数不透过光。另外,即便在将通孔用于透明导电膜彼此的连接的情况下,也由于难以使液晶分子沿着凹状的形状取向,因此通常,多数针对通孔形成区域,连同其附近也包括在内,使用黑矩阵等进行遮光。但是,由于近年来的高清化,需要与TFT附近相同地使通孔附近的遮光区域也变窄。因此,还必须使通孔和光刻型间隔件之间的俯视时的间隔距离变窄。
因此,在相对基板侧形成与有源矩阵基板之上的通孔附近部对应的光刻型间隔件,在将有源矩阵基板及相对基板贴合时,由于精度的偏差等原因,有可能产生光刻型间隔件进入通孔而无法拔出的不良情况。而且,由于该不良情况,有源矩阵基板和相对基板的重叠会产生偏移。
如果重叠产生偏移,则在光刻型间隔件的头部落入至通孔内部的区域,不能将单元厚度保持恒定,因此由光刻型间隔件实现的稳定的单元厚度控制会变得困难,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显示的情况下会发生显示不均匀。另外,由于重叠偏移,因此相邻的像素的颜色彼此混合而引起显示上的混色。
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已知如下技术,即,通过在各像素间将通孔和光刻型间隔件的偏移的方向设定为不同的朝向,从而即使一部分的光刻型间隔件的头部落入至通孔内部,其它光刻型间隔件也不会落入,并且能够抑制开口率的降低,还能够有助于单元厚度的控制。(专利文献2)
但是,由于落入至通孔的光刻型间隔件不会有助于单元间隙的控制,因此在采用上述技术的情况下,有多少光刻型间隔件有助于单元间隙的控制依赖于偶然。通常,为了抑制公知的低温起泡这一不良情况,需要精细地设定光刻型间隔件的总面积、分布。(专利文献3)但是,如果还考虑到上述那样的偶然的因素,则形成光刻型间隔件这一方面上的设计裕度变窄。因此,难以采用以一部分的光刻型间隔件可能落入为前提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