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颗粒前向散射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7183.5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生;代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散射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微颗粒前向散射光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平台(1)、微流控芯片(3)、驱动组件(6)、光激发组件(2)、光检测组件(4)和数据处理组件(5),所述平台(1)为暗室结构,光激发组件(2)嵌于平台(1)顶部或通过密封结构与平台(1)连接,微流控芯片(3)和光检测组件(4)固定在平台(1)内,驱动组件(6)通过平台(1)与微流控芯片(3)连接,光检测组件(4)与数据处理组件(5)连接;
所述微流控芯片(3)由玻璃片(7)和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8)组成,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8)表面设有样品储液槽(9)、鞘液储液槽(10)和废液储液槽(11),样品储液槽(9)设有与样品储液槽(9)连通的样品通道(13),鞘液储液槽(10)设有与鞘液储液槽(10)连通的鞘液通道(12),废液储液槽(11)设有与废液储液槽(11)连通的检测通道(15),样品通道(13)和鞘液通道(12)交汇后与检测通道(15)连通,检测通道(15)设有检测区域(14),样品储液槽(9)、鞘液储液槽(10)和废液储液槽(11)被驱动组件(6)所驱动;
所述光激发组件(2)由LED(16)、聚焦光路(18)和滤光片Ⅰ(17)组成,所述LED(16)与滤光片Ⅰ(17)之间设置有聚焦光路(18);
所述光检测组件(4)由滤光片Ⅱ(19)和光敏探测器(20)组成,所述滤光片Ⅱ(19)的下方设有光敏探测器(20);
所述LED(16)发出的光线经过聚焦光路(18)聚焦后透过滤光片Ⅰ(17),垂直照射检测区域(14)的微颗粒,使微颗粒产生小角度的前向散射光,从而透过滤光片Ⅱ(19),被光敏探测器(20)所接收;
所述LED(16)与光激发组件(2)中的滤光片Ⅰ(17)为同一种颜色,同时与光检测组件(4)中的滤光片Ⅱ(19)不是同一种颜色;
所述的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鞘液加入到鞘液储液槽(10),将微颗粒加入到样品储液槽(9),开启光激发组件(2)、光检测组件(4)、数据处理组件(5)、驱动组件(6),使鞘液和样品溶液分别沿着样品通道(13)和鞘液通道(12)经过检测通道(15)流向废液储液槽(11),微颗粒经过检测区时会在光激发组件(2)的作用下产生前向散射光,从而透过光检测组件(4)中的滤光片(19)后被光敏探测器(20)所接收,经过数据处理组件(5)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将数据传送到PC显示端(21);
②通过脉冲信号的强弱和数量,从而反映微颗粒的尺寸大小和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为压力驱动组件或电力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组件(5)包括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通道(13)与鞘液通道(12)垂直交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检测组件在平台的内部位于微流控芯片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71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