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7811.X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9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谷岩;王尧佳;任志斌;李瑞德;贺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一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方世栋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物 特征 识别 身份 认证 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首次登录运行在物理载体上的应用程序时基于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及动态验证码实施与该用户的身份认证相关联的注册操作并完成首次登录;在用户非首次登录所述应用程序时仅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完成登录认证操作。本发明所公开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具有高的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以及不同领域的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对互联网应用的用户身份进行安全认证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有的身份认证方法典型地采用短信验证码的方式实施认证过程,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用户在登录目标互联网应用时根据提示输入个人手机号码并触发获取验证码操作;(2)与目标互联网应用相关联的后端服务器向该个人手机号码发送短信,该短信包含动态验证码;(3)用户根据提示输入该动态验证码并触发验证过程;(4)该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码完成验证操作。
然而,上述现有的身份认证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用户每次登录时均需获取和输入验证码,故操作繁琐;(2)由于通过短信的方式传送验证码,故存在短信信息被非法盗用的风险(诸如通过伪基站、病毒链接等方式套取验证码)。
因此,存在如下需求:提供操作简便并且具有增强的安全性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应用程序登录的身份认证方法被提出,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1)在用户首次登录运行在物理载体上的应用程序时基于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及动态验证码实施与该用户的身份认证相关联的注册操作并完成首次登录;
(A2)在用户非首次登录所述应用程序时仅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完成登录认证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于应用程序登录的认证接口装置被提出,其能够辅助运行在物理载体上的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并将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传送至认证服务器以触发与身份认证相关联的操作,所述认证接口装置包括注册单元和登录单元,所述注册单元被配置为在用户首次登录时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及动态验证码完成注册操作,所述登录单元被配置为在用户非首次登录时仅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完成登录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于应用程序登录的身份认证服务器被提出,其包括注册模块和登录模块,所述注册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在用户首次登录时基于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及动态验证码实施与用户身份认证相关联的注册操作,所述登录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在用户非首次登录时仅基于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实施登录认证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以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提出,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能够致使处理器实施前面所描述的用于应用程序登录的身份认证方法。
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将生物特征识别和动态验证码验证相结合并且采用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来完成用户的首次登录和非首次登录,因此不但具有增强的安全性,而且具有良好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将会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应用程序登录的身份认证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应用程序登录的认证接口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一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一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7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