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8025.1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梅;罗霞;苏琛;江南;陈骏;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47/69;A61P17/00;A61P1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柴越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颜面 再发 性皮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蒲公英8‑35份、杏仁5‑30份、茯苓5‑30份、桑叶2‑25份、淡竹叶2‑25份、槐花2‑25份、桔梗2‑25份、夏枯草2‑25份、甘草2‑25份、菊花1‑10份、薄荷1‑10份、金银花1‑10份。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将蒲公英等诸药配伍使用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止痒的功效。本产品适用于面部红斑,肿胀,瘙痒及脱屑的颜面再发性皮炎人群,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面部红斑,肿胀,瘙痒,脱屑及灼热刺痛的颜面再发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根据长期临床经验及中医药理论,认为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外受风热,加之素体不耐,内有血热,内外合邪,证属风热、血热互结而发本病。本发明的发明人发明了可以控制和减轻面部红斑,肿胀,瘙痒,脱屑及灼热刺痛的颜面再发性皮炎的药物组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止痒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和减轻面部红斑,肿胀,瘙痒,脱屑及灼热刺痛的颜面再发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蒲公英8-35份、杏仁5-30份、茯苓5-30份、桑叶2-25份、淡竹叶2-25份、槐花2-25份、桔梗2-25份、夏枯草2-25份、甘草2-25份、菊花1-10份、薄荷1-10份、金银花1-10份。
优选地,蒲公英10-30份、杏仁8-25份、茯苓8-25份、桑叶3-20份、淡竹叶3-20份、槐花3-20份、桔梗3-20份、夏枯草3-20份、甘草3-20份、菊花2-15份、薄荷2-15份、金银花2-15份。
优选地,蒲公英15-25份、杏仁10-20份、茯苓10-20份、桑叶5-15份、淡竹叶5-15份、槐花5-15份、桔梗5-15份、夏枯草5-15份、甘草5-15份、菊花3-8份、薄荷3-8份、金银花3-8份。
优选地,蒲公英20份、杏仁15份、茯苓15份、桑叶10份、淡竹叶10份、槐花10份、桔梗10份、夏枯草10份、甘草10份、菊花5份、薄荷5份、金银花5份。
一种用于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蒲公英提取物8-35份、杏仁提取物5-30份、茯苓提取物5-30份、桑叶提取物2-25份、淡竹叶提取物2-25份、槐花提取物2-25份、桔梗提取物2-25份、夏枯草提取物2-25份、甘草提取物2-25份、菊花提取物1-10份、薄荷提取物1-10份、金银花提取物1-10份。
优选地,蒲公英提取物20份、杏仁提取物15份、茯苓提取物15份、桑叶提取物10份、淡竹叶提取物10份、槐花提取物10份、桔梗提取物10份、夏枯草提取物10份、甘草提取物10份、菊花提取物5份、薄荷提取物5份、金银花提取物5份。
一种制备颜面再发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称取蒲公英、杏仁、茯苓、桑叶、淡竹叶、槐花、桔梗、夏枯草、甘草、菊花和金银花,加入药材重量10-15倍水浸泡15分钟;
S2:提取:煎煮提取2-4次,每次15-30min,每次煎煮后过滤得滤液,混合所有滤液静止20h,将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的稠膏;
S3:干燥:稠膏可采用减压干燥法、真空冷冻干燥法或喷雾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得到提取物;
S4:按常规方法提取薄荷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8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