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8083.4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9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许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6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 11697 | 代理人: | 陈莎莎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该显示面板在衬底的第一表面一侧同层设置有数据线和第一触控信号线,且数据线与第一触控信号线相互错开,使得触控信号线上的寄生电容以及电阻均减小。除此,本方案中由于第一触控信号线与第二触控信号线电连接,能够使触控信号线上的信号传输更均匀。在此基础上,本方案中虚拟触控信号线与触控电极电连接,而触控电极的阻抗要远大于金属的阻抗,相连后能够降低触控电极的信号传输阻抗,提高信号的识别效率,并且由于虚拟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通过过孔电连接,使得该触控电极对应的过孔数量增多,使得过孔分布相对均匀,解决了画面均一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的快速发展,集触控于一体的显示面板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通常,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衬底上呈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控电极,且,该衬底上设置有多条栅极线以及多条数据线,多条栅极线以及多条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子像素,一个触控电极可以对应多个子像素。
具体的,每个子像素对应一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栅极线相连,通过栅极线进行选择,然后通过数据线进行点亮子像素。而触控电极感应用户的触控动作,通过触控信号线进行接收和发送信号,以实现显示面板上触控位置的识别。
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显示面板中,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平面的方向上,触控信号线通常设置在数据线的上方,该排布方式使得触控信号线上的寄生电容以及电阻均较大,导致触控信号识别效率较低。除此,触控电极通过过孔仅与预设触控走线电连接,与其他触控走线绝缘,使得整个显示面板出现过孔可见、画面均一性差的问题。
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既能提高触控信号的识别效率又能提高显示面板的均一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目前显示面板中触控信号识别效率低以及过孔可见均一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表面;
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一侧的数据线以及第一触控信号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位于同一层第一金属层,二者相互绝缘且均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延伸;
设置在所述数据线与栅极线之间的第一绝缘层;
设置在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上的第二绝缘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表面的虚拟触控信号线以及第二触控信号线,所述虚拟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位于同一层第二金属层;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方向上,部分所述虚拟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数据线的上方,部分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虚拟触控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上的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触控电极,所述虚拟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呈阵列排布,每列包括m个触控电极,所述m大于等于2;
每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设置m*n条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包括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分别与对应的n条触控走线电连接,且与其他条触控走线相互绝缘,所述n为正整数。
可选的,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走线为第一走线,与同一所述触控电极绝缘的触控走线为第二走线;
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走线相交的部分设置有镂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8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