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含锌废水制备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剂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8109.5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璞;张垒;刘海英;刘尚超;王丽娜;舒纯;俞琴;吴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C02F5/1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冯超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含锌 废水 制备 循环 冷却水 水质 稳定剂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含锌废水制备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剂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首先除去含锌废水中粒径大于15μm的悬浮油,在沉降分离,然后去除各种有机物,调节pH值使废水中溶解态的铁沉淀,再加入絮凝剂沉淀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有机物和无机物,配置成水质稳定剂;向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加入水质稳定剂进行阻垢,其中,水质稳定剂量为15~30mg/L时,阻垢率可达到88%以上。本发明的方法与简单的化学沉淀相比,产生的污泥好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的方法都是废水处理的常规方法,操作简单可行,运行费用可控,易于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含锌废水制备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当代人类使用的金属中,锌是仅次于铁、铝、铜之后的第四大用量的重金属,在冶炼、食品及制药等行业中,广泛地使用着锌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锌的生产和消费也得到了飞速的增长。采矿、颜料、冶炼、电镀、金属加工、化工等工业的废弃物成为环境中锌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含锌废水就其总量来说,比造纸、印染、化工、农药等的水量小,污染面窄,但由于分布广,其危害性是很大的,且具有持久性、高毒性、污染严重等特点,排放到环境中后不易被生物降解,大多数在生物体内富集浓缩,破坏生物体正常生理代谢活动。不仅污染水环境,威胁水体安全,也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锌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有益元素。它广泛存在于人体肌肉及骨骼中,但是含量甚微,人体缺锌会出现不少不良症状,但是含量超量也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含锌废水的排放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严重危害,随着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等生产活动的日益增加,不仅从数量上而且从种类上都大大地增加了重金属废水的产生,使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浪费。因此对于含锌废水的治理仍然是世界环保领域不可松懈的研究课题。
目前,比较系统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沉淀法,但它们在处理含锌废水时存在一些缺点:物化法处理量不大,操作相对复杂,只适合处理组成单纯的含锌废水。而化学沉淀法需要加入大量的沉淀剂,过滤后产生大量的废渣,处理过程长,普遍产生大量的二次污染;若将这些含锌废渣弃置废物场,会有大量的锌被浪费,同时通过渗溶而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和动物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将这些锌从废渣中分离出来并进一步纯化,制成有应用价值的产品,将剩下的废渣回用到生产工序,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可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含锌废水制备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剂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水质稳定剂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利用该方法处理含锌废水产生的污泥,可以直接返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含锌废水,一方面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可实现部分固废的资源化,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一种利用含锌废水制备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冷轧电镀锌机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锌废水通入隔油池中,利用重力分离法去除粒径大于15μm的悬浮油;
2)将上述除油后的含锌废水排入调节池中进行初步沉降和分离;
3)将上述调节池排出的废水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滤池去除各种有机物,使COD显著降低;去除各种有机物进入污泥浓缩池;
4)将上述调节池处理排出的废水进入pH缓冲池,调整pH值至5~6保持10~20min使废水中溶解态的铁沉淀,调节废水pH值至7~8;因氢氧化锌为两性物质,pH值为9~11时,氢氧化锌会发生沉淀;
5)向pH值至7~8的废水中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凝沉淀悬浮态铁和其它重金属,得到上清液和沉淀,上清液过滤得到滤液,备用,悬浮态铁和其它重金属排入污泥浓缩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8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软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