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8679.4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0 | 分类号: | F21S41/20;F21S43/20;F21S45/47;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贾凤涛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组 | ||
1.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发射光线;
聚光元件,所述聚光元件设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聚光元件包括第一入射面和反射面,所述聚光元件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入射面的第一部分光线汇聚于第一汇聚点,并用于将经过所述反射面的第二部分光线汇聚于第二汇聚点;
凸透镜,所述凸透镜设于所述聚光元件的出光侧,且所述凸透镜的前焦点位于所述第一汇聚点上,所述第二汇聚点位于所述第一汇聚点和所述凸透镜之间,所述凸透镜用于将所述第一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的光线投射出去,以形成中间亮的光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为全内反射透镜,所述聚光元件还包括第二入射面,所述第二入射面与所述第一入射面连接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入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入射面连接且所述反射面环绕于所述第二入射面,所述第一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一入射面入射后直接透射至所述第一汇聚点,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二入射面入射后在所述反射面进行反射至所述第二汇聚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沿垂直于所述聚光元件的主光轴的截面的离心率大于所述第一入射面沿垂直于所述聚光元件的主光轴的截面的离心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的主光轴经过所述第一入射面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所述第一部分光线的外轮廓呈圆锥状,所述圆锥状的圆锥角的范围为6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活动挡光片,所述活动挡光片设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挡光片在所述第一汇聚点处且所述活动挡光片靠近所述凸透镜的主光轴的侧边到达所述凸透镜的主光轴,所述光线经所述凸透镜射出后形成近光光型;在所述活动挡光片设置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挡光片不遮挡所述光线,所述光线经所述凸透镜射出后形成远光光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挡光片动作,以使所述活动挡光片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还包括相邻设置的光出射面和光吸收面,所述光出射面和所述光吸收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光出射面垂直于所述凸透镜的主光轴,所述光出射面和所述光吸收面的交线为阶梯状,所述光吸收面涂覆有吸光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聚光元件的主光轴上,所述光源的光轴与所述聚光元件的光轴不平行,且所述第一部分光线落入所述光出射面的光强大于落入所述光吸收面的光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为非球面透镜,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散热器和灯板,所述灯板用于固定所述光源,所述散热器用于散出所述光源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86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远光模块、前大灯以及汽车
- 下一篇:矩阵式智能交通工具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