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安全监测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8722.7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袁雄军;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安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2/26;H04L12/2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线 总线控制器 监测平台 监控设备 智能安全 探测器 采集 安全检测技术 总线提供电源 气体探测器 湿度探测器 温度探测器 采集信息 电流电压 电气参数 电气设备 监测总线 控制命令 剩余电流 完成信号 并接 探测 传送 | ||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安全监测平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安全监测平台,包括监控设备(1)以及与监控设备(1)连接的若干总线控制器(2),所述总线控制器(2)连接有第一总线(3)和第二总线(4),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4)上并接有探测器(5)若干,所述探测器包括温度探测器、湿度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可以探测电气设备的各种参数,如剩余电流大小、电流电压大小、部件温度高低等,其通过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向总线控制器传送采集信息,接受控制命令,总线控制器负责给总线提供电源,完成信号的收、发工作,监测总线状态,处理探测器采集的电气参数,并把采集的信息传送给监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安全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常用的企业安全监测系统,由上位机(监控主机)与探测器组成,而探测器又可分为一体式的剩余电流式监控报警探测器以及分体式剩余电流式监控报警探测器。一体式与分体式探测器的主要区别在于:1、前者含有主电路断路器,后者则没有;2、一体式可探测三路电流或一路漏电流(需外接零序互感器)以及接受外部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而分体式则可接受8路电流探测器或8路零序电流探测器以及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3、一体式较分体式价格贵。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电源线与信号线是独立存在的,互不兼容,而且电源线的传输电压为220V,从以上说明不难看出,现时的安全监测报警系统固有的缺点是:1、监控的探测器较少;2、电源线与信号线不兼容,资源浪费;3、构建大规模的系统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全监测平台。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安全监测平台,包括监控设备以及与监控设备连接的若干总线控制器,所述总线控制器连接有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上并接有探测器若干,所述探测器包括温度探测器、湿度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
作为优选,所述探测器还包括智能测控单元,所述温度探测器、湿度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与智能测控单元连接,所述智能测控单元并接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总线控制器通过RS485总线与监控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监控设备通过CAN总线与监控中心连接。
作为优选,包括分体式探测器,所述分体式探测器与监控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包括一体式探测器,所述一体式探测器与监控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包括用于实现消防联动的独立控制器,所述独立控制器与监控设备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智能安全监测平台可以探测电气设备的各种参数,如剩余电流大小、电流电压大小、部件温度高低等,其通过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向总线控制器传送采集信息,接受控制命令,总线控制器负责给总线提供电源,完成信号的收、发工作,监测总线状态,处理探测器采集的电气参数,并把采集的信息传送给监控设备,按照上述的工作方式,总线控制器可以严密监控干扰、开路、短路、探测部件故障等状态,实现在线监测,在故障或超限时发出报警或预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排除故障隐患,确保系统安全;基本系统的连接结构可以看出,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既是信息传输通道,又是电源线,电源线与信号传输线合而为一,可以有效地节省资源;基探测器是分别并接在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上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挂接尽可能多的探测器,以确保本监控系统能够全面地对电气系统进行监控,特别是当其中的总线控制器设置有多个时,本系统可以检测的探测器数量可以进一步得到扩展,从而实现利用极低的成本来构建大规模的监控系统。综上所述,智能安全监测平台具有很高的技术经济效益,更具市场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连接框图;
图2为本发明监控设备的部件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安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安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8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