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粒子加速器垂直校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9027.2 | 申请日: | 201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陆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晨曦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器 交互器 穿戴 偏心结构 粒子加速器 红外光 编号信息 传递元件 感应设备 距离信息 校准系统 校准 加速器 触发 后台 垂直 朝上设置 触发电路 弹性套环 固定弹性 向下设置 放疗床 输出头 套环 医疗 发射 反馈 配置 | ||
1.一种医疗粒子加速器垂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速器基座、放疗床、穿戴感应设备以及操作后台,所述加速器基座上方设置有红外校准阵列,所述红外校准阵列包括若干向下设置的红外交互器,每一红外交互器配置有一编号信息,所述穿戴感应设备包括若干穿戴单元,每一穿戴单元包括弹性套环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弹性套环的传递元件,所述传递元件包括红外触发器、触发电路以及偏心结构,所述红外触发器安装于所述偏心结构上,所述偏心结构带动所述红外触发器使所述红外触发器的输出头始终朝上设置,所述红外触发器工作时发射触发红外光;当所述红外交互器接收触发红外光时,向所述操作后台反馈对应的编号信息以及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反映对应的红外触发器与红外交互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操作后台配置有放射策略,所述放射策略包括配置步骤、第一获取步骤、放射步骤、第二获取步骤、比对步骤以及复位步骤;
所述配置步骤包括等待所述病患位于所述放疗床,通过操作后台调节病患至预设的目标位置,进入第一获取步骤;
所述第一获取步骤包括控制所述加速器基座的旋转机架转动以使其束轴与所述红外交互器的设置方向垂直,从所述红外校准阵列中获取编号信息以及对应的距离信息生成基准信息组,进入放射步骤;
所述放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加速器基座工作,每当旋转机架转动至其束轴与所述红外交互器的设置方向垂直时,执行第二获取步骤;
所述第二获取步骤包括从所述红外校准阵列中获取编号信息以及对应的距离信息生成比对信息组,进入比对步骤;
所述比对步骤配置有一比对阈值,当基准信息组与比对信息组的比对后差值大于所述比对阈值时,执行复位步骤;
所述复位步骤包括停止所述放射步骤并控制旋转机架转动至其束轴与所述红外交互器的设置方向垂直,进入第二获取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粒子加速器垂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器基座工作时产生旋转磁场,所述触发电路从所述旋转磁场中获取电能并触发所述红外触发器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粒子加速器垂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环用于固定于患者的脚趾或手指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粒子加速器垂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至少设置为四组,四组所述传递元件分别固定于患者的左手、右手、左脚以及右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粒子加速器垂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结构包括偏心腔,所述偏心腔内设置有第一偏心支架以及第二偏心支架,所述第一偏心支架包括第一底座以及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所述偏心腔,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一底座铰接;所述第二偏心支架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架上,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架沿第一转轴转动且所述第一转动架上形成有第一重心点,所述第一转动架在重力作用下具有将第一重心点向靠近地面方向转动的第一转动力;所述第二转动架沿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动架上形成有第二重心点、所述第二转动架在重力作用下将第二重心点靠近所述地面方向转动的第二转动力;
所述红外触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架上,所述红外触发装置的输出头背离所述第二转动架设置;所述红外触发装置和第一重心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相对侧;所述红外触发装置和第二重心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相对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疗粒子加速器垂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架的重心点下方设置有第一配重结构,所述第一配重结构包括第一弹性绳以及第一配重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粒子加速器垂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架的重心点下方设置有第二配重结构,所述第二配重结构包括第二弹性绳以及第二配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晨曦,未经陆晨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90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