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轮差动小车定位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9289.9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谭鹏;郑光胜;郑侃;徐林;樊清涛;王善芳;延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锐纳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B1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环控制器 外环控制器 双轮 小车 响应参数 差动 内环 计算输出信号 两路控制信号 模糊PID控制 电机转速 定位操作 定位控制 定位系统 定位运动 二维平面 接收距离 时间响应 双环反馈 双环结构 控制器 极坐标 角度差 构建 场景 输出 | ||
1.一种双轮差动小车定位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双轮小车的极坐标位置;
2)构建双环反馈控制器,包括接收角度差信号的外环和接收距离差信号的内环,所述外环包括外环控制器,所述内环设置有内环控制器,确定外环控制器和内环控制器的响应参数;
3)根据所述外环控制器和所述内环控制器的响应参数,计算输出信号;
4)根据所述内环控制器和外环控制器输出两路控制信号,对电机转速和转向进行控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差动小车定位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所述外环控制器设置为角度环模糊PID控制器;所述内环控制器设置为距离环模糊PID控制器;
按照下列公式建立角度环模糊PID控制器和所述距离环模糊PID控制器:
其中,kp为比例系数;
ki为积分系数;
kd为微分系数;
x(t)为输入量;
u(t)为输出量。
所述步骤4)中,电机运动后,重复步骤2)至4),直到小车运动到达目的坐标为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轮差动小车定位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
21)计算目的坐标和当前所在的极坐标数据差值;
22)根据模糊推理规则和隶属度函数,以及坐标差,确定角度环模糊PID控制器参数和距离环模糊PID控制器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轮差动小车定位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1)中,包括以下步骤:
211)将输入的距离差Δd和航向角差Δθ以控制的输入误差信号e表示,将误差e与误差变化率ec作为控制器的输入;
212)对误差量e和误差变化率ec按照预先设置的量化范围进行七档量化{NB,NM,NS,ZO,PS,PM.PB};量化后生成的E、EC结果会按照模糊控制规则表设定的模糊规则表,查找生成相对应的模糊控制参数Δkp、Δki、Δkd。
213)采用mamdani模糊逻辑推理算法计算三个独立的输出Δkp、Δki、Δkd;
214)根据输入和输出变量的模糊范围论域,定义七个变量即模糊子集:{NB,NM,NS,ZO,PS,PM,PB};按照下表建立输出Δkp、Δki、Δkd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215)根据步骤214)的模糊规则控制表,得到输出Δkp、Δki、Δkd的模糊输出量,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控制器在第k个采样时间点的PID参数:
kp(k)=kp0+Δkp(k),ki(k)=ki0+Δki(k),kd(k)=kd0+Δkd(k)
其中,kp(k)为第k个采样时间点的比例系数;
kp0为初始时刻的比例系数;
ki(k)为第k个采样时间点的积分系数;
ki0为初始时刻的积分系数;
kd(k)为第k个采样时间点的微分系数;
kd0为初始时刻的微分系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轮差动小车定位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双环模糊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需要按照下列步骤对其进行解析后输送到驱动单元,然后完成差分调速:
41)所述外环输出的控制信号Tθ(t),要对其进行正负号判断,正负号代表电正转或是反转;
42)对该信号的大小进行级别量化后调节驱动电机转动;
43)对内环输出的控制信号Td(t),进行量化解模糊;
44)对Td(t)同样进行级别量化,根据量化后的结果采取不同的调速档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锐纳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锐纳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92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