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eactNative实现的学情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1802.8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陈才扣;盛紫朦;朱蕾;陆羽;眭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eactnative 实现 情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eactNative实现的学情分析方法,本方法利用React Native框架能够真正实现跨平台,在使用时,首先,React Native数据获取组件调用后台数据库的API获取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传递至数据分析组件;然后,数据分析组件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类与加工后,将得到的渲染数据传递至图表渲染组件;最后,图表渲染组件将得到的渲染数据绘制出用户所需要的报表,并进行动态加载渲染,实现学情分析功能。通过本发明,兼容Android、iOS、WindowsPhone等多种不同平台,特性良好,使用其提供的数据获取组件GetData通过key访问API获取原始数据,数据分析组件DataAnalysis和图表渲染组件ChartView生成学生的详细报告,在项目实践中开发学习成本低、开发周期短、跨平台、易于维护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eactNative实现的学情分析方法,属于移动应用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高校进一步推进校园信息化进程,其中学情分析系统是多个部门和师生们的迫切需求。通过ReactNative框架构建的移动应用,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可移植性和易维护性。开发者可以搭建基于ReactNative的移动应用并通过学情分析方法实现相关功能,全面贴近校园业务,实现个性化有效服务。
一般情况,开发一款移动应用需要同时面向Android系统(即安卓系统)和iOS系统(即苹果系统)进行开发与维护。这两个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环境、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等差异很大。具体来说,Android系统一般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Android Studio或Eclipse开发工具,用Java语言编程;iOS系统一般在Mac OS(X)操作系统下,使用Xcode开发工具,用Objective-C或Swift语言编程。所以,平台的差异意味着开发人员需要具备不同的开发技能,软件公司一般也要配置Android和iOS开发人员。每当应用中增加一个功能或解决一处公共的bug,那么就要同时开发或维护。
如果开发一款面向Android和iOS的实现学情分析的校园业务应用,开发者就需要针对不同平台分别配置SDK、数据库API和UI渲染等功能。由于SDK的封装及调用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以及功能代码复用率低,所以开发周期相对较长,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校园应用中跨平台的学情分析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React Native实现学情分析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ReactNative实现的学情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React Native框架编写数据获取组件;
步骤2)、数据获取组件通过key访问指定的后台API,获取原始数据,原始数据通过JSON的数据格式按照单个学生用户实体返回;其中,原始数据包括:基本学籍信息、课程学分、实验课成绩、创新实践成绩、社会实践成绩、品德表现成绩;其中,课程学分有n个,分别为课程学分1、课程学分2、课程学分3.....课程学分n,每个课程均对应一个课程学分;实验课成绩有k个,分别为实验课成绩1、实验课成绩2、实验课成绩3.....实验课成绩k,每个实验课均对应一个实验课成绩;
步骤3)、通过React状态管理器Mobx对组件状态进行定义,编写数据分析组件,将JSON数据格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可观察数据,得到换成可观察化的单个学生用户实体信息;
步骤4)、数据分析组件中,将已转换成可观察化的单个学生用户实体信息分类为基本学籍、学业绩点、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品德表现五类,并根据原始数据中的基本学籍信息、课程学分、实验课绩点、创新实践成绩、社会实践成绩、品德表现成绩进行评定,生成新的可观察化的单个学生用户实体信息,新的可观察化的单个学生用户实体信息包括基本学籍信息、绩点评级、创新实践评级、社会实践评级、品德表现评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