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辐射PEEK手机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1829.7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7/63;C08L6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贴膜 成膜剂 防辐射 偶联剂 引发剂 制备 过氧化二叔丁基 过氧化二异丙苯 叔丁基过氧化氢 异丙苯过氧化氢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甲乙酮 过氧化月桂酰 聚氨酯成膜剂 丙烯酸树脂 硅烷偶联剂 纳米复合物 氧化石墨烯 玻璃纤维 过硫酸钾 聚醚醚酮 氯化亚铁 耐辐照性 去离子水 硝酸纤维 原料制备 常温下 高端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辐射PEEK手机贴膜,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醚醚酮粉末、氧化石墨烯‑银金纳米复合物、玻璃纤维、偶联剂、成膜剂、引发剂和去离子水;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成膜剂选自丙烯酸树脂成膜剂、聚氨酯成膜剂、硝酸纤维成膜剂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甲乙酮、过硫酸钾/氯化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制备的防辐射PEEK手机贴膜具有常温下保持轻、薄、柔等所有特性,具有优异的耐辐照性,是一款中高端的手机贴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PEEK手机贴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设备和高科技产品的日益普及,由电磁辐射带来的危害也在增加。为减少辐射,人们一方面对电磁波进行屏蔽减少辐射量,另一方面研制有效的防护材料以进行个体防护。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地被人体所吸收,进而会改变人体组织,有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无线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辐射最强的是靠近天线部分,通常在机器后壳上部。接听电话的开始阶段,辐射可以达到最强。如处在移动的状态接听手机,或者在信号较弱的地方,辐射波则可以成百上千倍地增加。手机辐射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特别是白领工作阶层的人们使用的手机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有效防辐射的手机贴膜。
由于日本在无毒PVC材质和PET材质以及AR物料研制上起步较早,技术较为先进,所以,手机屏保膜的主要生产起初集中日本,韩国发展也较为迅速。不过,目前,日韩主要生产中高端手机保护膜,而向其国外出口PVC、PET和AR材质。中国大陆作为手机消费大国,目前手机屏幕保护膜的生产和销售较多,不过,一般为中低端保护膜,其原料也主要来自日本。就中国手机贴膜的生产来讲,其主要作为一些胶带厂、电子材料厂、保护膜厂的非主业来经营,也有专门从事保护膜生产的厂家,如深圳台技光电有限公司。随着现今触摸屏手机的流行和对4G手机的关注,保护膜市场也受到更多商家的关注。因此,开发一款中高端、防辐射效果好、耐磨、力学性能优异的手机防辐射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防辐射PEEK手机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防辐射贴膜及其制备,通过添加偶联剂,将有机高分子基材和无机金属纳米粒子偶联,提高了聚合物和无机组分在分子水平上的相容性,保证薄膜具有很好的防辐射性能和抗菌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防辐射PEEK手机贴膜,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醚醚酮粉末、氧化石墨烯-银金纳米复合物、玻璃纤维、偶联剂、成膜剂、引发剂和去离子水,其中,聚醚醚酮粉末50-80份、氧化石墨烯-银金纳米复合物20-40份、玻璃纤维20-30份、偶联剂10-20份、成膜剂1-10份、引发剂1-5份和去离子水50-80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选自KH550、KH560、KH570、KH792、DL602、DL171中的一种;所述成膜剂选自丙烯酸树脂成膜剂、丁二烯树脂成膜剂、聚氨酯成膜剂、硝酸纤维成膜剂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异丙苯过氧化氢/氯化亚铁、过硫酸钾/氯化亚铁、过氧化氢/氯化亚铁、异丙苯过氧化氢/四乙烯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醚醚酮粉末60-70份、氧化石墨烯-银金纳米复合物25-35份、玻璃纤维22-27份、偶联剂12-17份、成膜剂1-7份、引发剂1-3份和去离子水60-7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醚醚酮粉末65份、氧化石墨烯-银金纳米复合物30份、玻璃纤维25份、偶联剂15份、成膜剂5份、引发剂2份和去离子水6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