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OAM波束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2115.8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谭顺余;姜泽锋;邓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48 | 分类号: | H01Q1/48;H01Q9/04;H01Q21/06;H01Q2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oam 波束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OAM波束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接地板、N个辐射贴片和馈电网络,第一和第二基板为绝缘介质基板,接地板为导电介质接地板;第一基板背面、接地板和第二基板正面依次贴合;N个辐射贴片布置在第一基板正面,馈电网络布置在第二基板背面;N个辐射贴片组成N阵元圆形天线阵列,且N个辐射贴片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圆周上,圆周的半径为谐振频率对应波长的0.35~0.8倍;辐射贴片为线极化天线;馈电网络输入端为信号输入端口,馈电网络输出端连接各辐射贴片。本发明减少了相移器的使用,降低了馈电网络的复杂程度,简化了馈电网络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OAM波束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轨道角动量(OAM)波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显示了在同一频率下同时传输多种信号的潜力,可用于提高频谱效率,从而提高信道容量。OAM波束的利用最初集中在光学区域,最近被提出在较低频率的无线电通信和雷达成像。
产生OAM波束的装置通常有两类:第一类是由平面波变换产生的OAM波束,如可变螺旋相位板等;第二类由相控均匀圆阵产生OAM波束,而相控均匀圆阵实质上就是N个天线单元排成圆形阵列,馈送相同幅度的信号,同时保证在天线单元之间存在连续的相位延迟其中整数l是OAM模式数。
但是,目前这些产生OAM波束的装置,为了在阵元间产生连续的相位延迟,需要在馈电网络中加入多个移相器,从而使得现有的装置在装置设计时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适用范围广的新型OAM波束产生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新型OAM波束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接地板、N个辐射贴片和馈电网络,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绝缘介质基板,接地板为导电介质接地板;第一基板的背面、接地板和第二基板的正面依次贴合;N个辐射贴片布置在第一基板的正面,馈电网络布置在第二基板的背面;N个辐射贴片组成N阵元的圆形天线阵列,且N个辐射贴片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圆周的半径为谐振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0.35~0.8倍;辐射贴片为线极化天线;馈电网络的输入端为信号输入端口,馈电网络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各个辐射贴片,N为自然数。
辐射贴片的馈电方式为同轴线中心馈电。
所述的馈电网络为微带线馈电网络。
所述的微带线馈电网络上设置有若干处三角形切口,用于减小微带线在拐角处不连续所引起的反射和辐射。
所述的线极化天线的馈电为同轴线中心馈电。
所述的线极化天线为矩形辐射贴片,矩形辐射贴片上开有U型槽,U型槽所在的矩形的对称中心与矩形辐射贴片的对称中心重合,且U型槽的有效长度L满足如下公式:
式中L为U型槽的有效长度,λg为波导波长,c为真空中的光速,f0为谐振频率,εeff为介质基片的有效介电常数且εr为介质基片的相对介电常数。
通过将所述的第1~第N个辐射贴片各自旋转角度X1~XN,并通过馈电网络补充馈送对应的额外相位,即可产生模式数为l的OAM波束,所述l为正整数,且所述辐射贴片按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连续编号,N为辐射贴片的个数。
所述的旋转角度和对应的额外相位,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进行计算:
(1)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i个辐射贴片的旋转角度(i=1,2,3,...,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2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疏水性天线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台阶变换的天线方向图赋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