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ET衰减校正的CT图像的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2397.1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6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锐世数字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梧桐***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et 衰减 校正 ct 图像 定位 方法 | ||
一种用于PET衰减校正的CT图像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CT扫描的Dicom图像数据,并从Dicom图像数据确定最大的检查区域C1MAX至C2MAX;(2)确定待校正PET图像在Z轴的范围为P1至P2,并确定CT和PET检查床位置相对差值δ,以确定目标CT图像的在Z轴的初步取值范围为P1‑δ至P2‑δ,(3)遍历CT图像的Dicom数据,依据P1‑δ、P2‑δ以及C1MAX,确定目标CT图像Z轴位置在P1‑δ至P2‑δ对应的索引值CIndex1至CIndex2,CIndex1为目标CT图像在Z轴位置小于PET图像Z轴最小值的最大值索引,CIndex2为目标CT图像在Z轴位置大于PET图像Z轴最大值的最小值索引,则CIndex1至CIndex2索引值之间的CT图像即为目标CT图像的取值范围,可有效确定待校正PET图像所对应的目标CT图像的层数,用于待校正PET图像的衰减校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PET/CT成像设备,尤其是PET/CT成像设备的图像重建技术。
背景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分析示踪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是其成像的一个重要优势,然而对PET图像定量精确性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因素是成像过程中的射线衰减,基于PET符合成像的特征,可以采用透射扫描的方法完成对数据的衰减校正。
早期PET多采用68Ge棒源透射扫描的方法进行衰减校正。该方法首先利用外置的68Ge棒源进行标准空白扫描,当对受检者进行PET检查时,再进行透射扫描,通过计算空白扫描和透射扫描计数的比值获得PET的衰减校正系数。该方法的优势是透射扫描与发射扫描均为511keV的γ射线扫描,所得衰减系数无需进行光子能量之间的转换;不足之处是透射扫描易受受检者体内发射计数的污染;由于受扫描时间和放射源剂量的限制,透射扫描数据的统计性往往不足,影响衰减校正精度;受透射源几何位置及运动特征的限制,透射扫描中散射和偶然符合计数与发射扫描时存在明显差异。利用该方法获取的衰减校正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不仅影响PET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严重时会出现伪影。
PET/CT的出现为PET数据的衰减校正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CT也属于透射扫描,其图像为射线穿过组织的衰减系数图像,可以利用CT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CT-basedattenuation correction,CTAC)。与传统方法相比,CT扫描具有速度快,不受受检者体内511keVγ光子的干扰,数据统计性好,噪声低等优,但是由于PET、CT对应的扫描图像层厚不同,且在z轴上存在相位差,如何找到正确的CT的原始图像,以用于确定PET的衰减系数,是PET图像重建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ET衰减校正的CT图像的定位方法,其使用PET和CT图像位置来定位用于PET衰减校正的CT图像位置,从PET/CT成像扫描所获取的CT图像中有效找到待校正PET图像所对应的目标CT图像的层数,将CT的层数和PET的层数对应起来,然后用作待校正PET图像的衰减校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PET衰减校正的CT图像的定位方法,适于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CT扫描的Dicom图像数据,并从所述Dicom图像数据中获取CT图像Z轴范围,以确定最大的检查区域C1MAX至C2MAX;
(2)确定待校正PET图像在Z轴的范围为P1至P2,并确定CT和PET检查床位置相对差值δ,以确定目标CT图像的在Z轴的初步取值范围为P1-δ至P2-δ,所述目标CT图像为CT图像中与待校正PET图像相对应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锐世数字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锐世数字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2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状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影像分类结果的综合制图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