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3143.1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3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光;鲁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泰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 栽培菌 培养基料 栽培菌袋 栽培 菌材 接种 杀菌消毒 生产栽培 生长周期 栽培茯苓 菌丝体 发菌 母菌 无菌 成活率 配制 整地 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它按照以下步骤栽培茯苓:培养基料配制、培养基料杀菌消毒、茯苓栽培菌培养、菌材准备、整地、铺设菌材。所述茯苓栽培菌培养为:将茯苓母菌接种到栽培菌袋中,并将栽培菌袋置于无菌的环境内,在28℃培养30天得菌丝体,即得茯苓栽培菌。本发明提供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具有发菌快、接种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能广泛用于大规模茯苓生产栽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菌人工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和药食兼用资源,广泛用于中医临床配方,中成药及保健食品原料。
我国茯苓菌的野生资源稀少,且分布零星分散,难以采挖。长期以来,茯苓商品由产区农民栽培提供。
茯苓栽培的理论依据:(1)茯苓菌的生活习性:以纤维素、半纤维素为营养源营腐生生活;(2)菌核的形成机理:是由大量菌丝体通过聚集、纽结,形成“菌丝体团块”,继而转化形成菌核“原基”,并以此吸纳、积累菌丝体转化的营养物质,逐渐增长、发育而成。
但是茯苓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现有技术中茯苓的人工栽培受地形和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适合人工栽培茯苓的区域较小、一年中满足茯苓最佳生长条件的时间较短,拖长了生产周期、影响人工栽培茯苓的经济效益。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高产、适合大面积推广的人工茯苓栽培技术,以缩短栽培年限,实现设施高效栽培。
经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910094134.3(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披露了一种高效环保茯苓的栽培方法,其方法为:a.选用直径3-10厘米松树侧枝制成圆形或多边形的切片;水中浸泡12小时后取出沥干水分,控制含水量至70%:随后装入食用菌栽培袋中;常压灭菌12小时或在120℃温度下灭菌2小时,袋中温度降至25℃时,进行接种;在温度25℃条件下培养30天后备用;b.选择培养木段,挖窖、消毒;c.将培养木段放入消毒后窖中,取出a中制备好的茯苓栽培种,用不锈钢钉子将栽培种切片钉于培养木段侧面、截面;d.用降解塑料薄膜将已接种的培养木段盖严并覆土20厘米;e.按照常规茯苓栽培管理至收获。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发菌快、接种成活率高、土壤环境污染减少的优点,能广泛用于大规模茯苓生产栽培。但是存在着产量低、生长周期长等问题。
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10935551.1(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披露了一种茯苓高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选用上年栽培形体饱满、皮色浅红、有裂纹、肉色洁白、细嫩的鲜茯苓作为种苓;2在菌种下窖后10-15天,在菌丝体交织形成白棉绒状的菌丝体,有液化水珠作为接口部位;将选好的种苓用利刀划进肉质少许转动,掰成100-120克的小块,以泌出黄褐色露珠多的一面作为接种面,将选择的接口处菌膜用竹刀剥掉,用苓块接触面贴紧段木接口,使苓块与段木紧密契合,用土压实,再覆土恢复苓窖;疏通排水沟。本方法直接由茯苓菌丝生长阶段进入茯苓生长发育的第三个阶段,相对缩短了茯苓的生长过程,使原料菌丝营养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松材的利用率,实现茯苓栽培产丰质优。但是由于未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从而影响茯苓的生长,进而影响茯苓的品质。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具有发菌快、接种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能广泛用于大规模茯苓生产栽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泰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泰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3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