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3600.7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旻廷;曾鹏;戴兴征;魏昶;邓志敢;张浩杰;王林;李兴彬;李永祥;张国莹;邓蕊;郭大为;陶余彩;王秋银;田盟;张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650102***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其中,包括步骤:提供含砷溶液,利用第一试剂调节含砷溶液的pH至1.0~2.0,并加热至90~95℃,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再通入空气或氧气进行一次沉砷反应,得到第一沉淀和沉砷初液;利用第二试剂调节沉砷后液的pH至0.3~0.7,并加热至90~95℃,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再通过空气或氧气进行二次沉砷反应,得到第二沉淀和沉砷后液。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有色金属工业含砷溶液沉砷固砷效率低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
背景技术
砷是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过程中需要去除的主要杂质元素之一,因而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含砷的中间产物或含砷溶液。砷及其化合物是有毒的,具有生物累积性和致癌性,因此必须将砷转化为稳定的、对环境无害的形式才能排出。当前,砷的安全处置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臭葱石具有含砷量高(30%左右)、结晶度高、易澄清分离、稳定性好、堆存费用低等优点,将砷以臭葱石的形式除去是为砷无害化处理的趋势。但是,传统的臭葱石合成方法是水热合成,该方法通常在150℃的高温下进行,沉砷效率低且高压釜运行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而改进的通过常压法合成臭葱石来除砷的方法不但沉砷效率低,而且大部分需要采用石灰调节溶液pH值,会使部分砷进入到石膏渣中,易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有色金属工业含砷溶液沉砷固砷效率低的问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提供含砷溶液,利用第一试剂调节含砷溶液的pH至1.0~2.0,并加热至90~95℃,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再通入空气或氧气进行一次沉砷反应,得到第一沉淀和沉砷初液;
利用第二试剂调节沉砷后液的pH至0.3~0.7, 并加热至90~95℃,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再通过空气或氧气进行二次沉砷反应,得到第二沉淀和沉砷后液。
所述的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其中,第一试剂为硫酸或含砷烟尘,所述第二试剂为硫酸或含砷烟尘。
所述的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其中,所述一次沉砷反应中,空气或氧气的通入速率为10-100L/h;所述二次沉砷反应中,空气或氧气的通入速率为10-100L/h。
所述的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其中,所述一次沉砷反应的时间为5~10h,所述二次沉砷反应的时间为5~10h。
所述的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将所述沉砷后液作为含砷烟尘的浸出剂。
所述的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其中,所述向含砷溶液中加入的硫酸亚铁与含砷溶液中的砷的摩尔比为1.2:1~2.0:1,所述向沉砷初液中加入的硫酸亚铁与沉砷初液中的砷的摩尔比为1.2:1~1.5:1。
所述的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沉淀为晶型臭葱石和无定型砷酸铁的混合沉淀,所述第二沉淀为晶型臭葱石沉淀。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中,采用两段沉砷的反应,且在第一阶段中,将溶液pH调高至1.0~2.0,将含砷溶液中的砷以絮状的第一沉淀析出,提高了沉砷效率,然后在第二阶段中,将溶液pH调至0.3~0.7,接着进行二次沉砷反应,并将絮状的第一沉淀转化为晶型的第二沉淀,使得沉淀物稳定性好,浸出毒性满足国家标准,而且全程无需使用高压釜,大大降低了投资和运营成本,解决了现有的有色金属工业含砷溶液沉砷固砷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含砷溶液的沉砷方法较佳实施例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未经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3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