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路由的绘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3904.3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4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魏继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路由 绘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路由的绘制方法及装置,包括:若判断获知光缆路由上存在关键路由点,利用所述关键路由点将所述光缆路由分为若干段,每段光缆路由首尾之间不包含关键路由点;利用拉默‑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对每一段光缆路由上的路由点进行抽稀,获取所述光缆路由的绘制点;在浏览器端电子地图上绘制所述绘制点,形成所述光缆路由。本发明通过利用所述关键路由点将所述光缆路由分为若干段,并利用拉默‑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对每一段光缆路由上的路由点进行抽稀,再在浏览器端电子地图上绘制光缆路由,使得绘制的光缆路由中包含所有关键路由点,保证了绘制的光缆路由的准确度,同时,抽稀使得绘制的路由点减少,保证了绘制光缆路由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线路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路由的绘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光进铜退的传输层改造,光缆布线遍布全国,其中,不乏跨地市、跨省甚至跨国境的超长主干光缆线路。主干光缆线路的监控对于我国保证通信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此外,在电信行业,在进行综合场景展示、故障监控和抢险救灾时也通常需要通过电子地图查看光缆路由走向。因此,需在电子地图上绘制显示光缆。
现有技术中,在展示海量光缆路由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GIS引擎渲染技术在服务端将海量数据渲染成图片,在浏览器端展示;另一种是利用拓扑逻辑化展示技术,根据光缆的关键点位信息,在浏览器端绘制逻辑图。
上述第一种方法虽能展示出光缆的精确路由,但由于以非矢量化的形式展示,浏览器端无法快速获取光缆路由且展示效果不灵活;第二种方法虽然以矢量化的形式展示,浏览器端可快速获取光缆路由且展示效果灵活但光缆路由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路由的绘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保证在浏览器端的电子地图上快速准确地展示光缆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路由的绘制方法,包括:若判断获知光缆路由上存在关键路由点,利用所述关键路由点将所述光缆路由分为若干段,每段光缆路由首尾之间不包含关键路由点;利用拉默-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对每一段光缆路由上的路由点进行抽稀,获取所述光缆路由的绘制点;在浏览器端电子地图上绘制所述绘制点,形成所述光缆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路由的绘制装置,包括:分段模块、抽稀模块和绘制模块;所述分段模块,用于若判断获知光缆路由上存在关键路由点,利用所述关键路由点将所述光缆路由分为若干段,每段光缆路由首尾之间不包含关键路由点;所述抽稀模块,用于利用拉默-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对每一段光缆路由上的路由点进行抽稀,获取所述光缆路由的绘制点;所述绘制模块,用于在浏览器端电子地图上绘制所述绘制点,形成所述光缆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缆路由的绘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利用所述关键路由点将所述光缆路由分为若干段,并利用拉默-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对每一段光缆路由上的路由点进行抽稀,再在浏览器端电子地图上绘制光缆路由,使得绘制的光缆路由中包含所有关键路由点,保证了绘制的光缆路由的准确度,同时,抽稀使得绘制的路由点减少,保证了绘制光缆路由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光缆路由的绘制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光缆路由的绘制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3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环境制造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 下一篇:构建用户全息画像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