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报文数据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3968.3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3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尤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2/0877 | 分类号: | G06F12/0877;H03M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数据 缓存 应用程序 应用 压缩 记录 报文文件 处理资源 导出条件 缓存模块 获取模块 写入模块 压缩过程 单条 流式 预设 写入 占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录报文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应用程序生成的报文数据;以单条报文数据为基本压缩元素,对应用程序生成的报文数据逐条进行流式压缩,将每条压缩后的报文数据存入应用缓存;每当应用缓存中的报文数据满足预设导出条件时,将应用缓存中的报文数据写入报文文件中,并清除应用缓存中的报文数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缓存模块、写入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记录报文数据的装置。发明可以解决报文数据压缩过程中突发性的占用大量的处理资源,从而导致应用程序卡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记录报文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记录外部传感器发出的报文数据。一般,基于技术人员的设置,应用程序在接收到一条报文后,记录一条报文数据。报文数据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对应用程序进行事后回放、运行状态分析和故障分析等。
在早期的技术中,应用程序每生成一条报文数据时,就会将报文数据写入到报文文件中。将报文数据写入到报文文件的处理需要系统程序来执行,首先应用程序生成报文数据后可以向系统程序发送写入申请,然后由系统程序将报文数据写入报文文件中。上述处理过程中,每记录一条报文数据,就需要在应用程序处理和系统程序处理之间进行一次往复切换,而这种切换的时延很高。
为了减少应用程序处理和系统程序处理之间的切换,提出了一种新的记录报文数据的处理方式:应用程序每生成一条报文数据时,先对生成的报文数据进行缓存,当缓存的报文数据达到一定数据量时,对缓存的多条报文数据进行整体压缩,再将压缩后的报文数据写入报文文件。这样,将报文数据写入报文文件的频率降低,从而,应用程序处理和系统程序处理之间切换的频率也有所降低,可以降低处理过程的时延。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处理中,当缓存的报文数据达到一定数据量时,对缓存的多条报文数据进行整体压缩,这样,需要压缩的数据量比较大,会突发性地占用大量的处理资源,从而,会导致应用程序运行卡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记录报文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报文数据压缩过程中由于压缩数据量大,突发性的占用大量的处理资源所导致的应用程序卡顿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记录报文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应用程序生成的报文数据;
S2:以单条报文数据为基本压缩元素,对应用程序生成的报文数据逐条进行流式压缩,将每条压缩后的报文数据存入应用缓存;
S3:每当应用缓存中的报文数据满足预设导出条件时,将应用缓存中的报文数据写入报文文件中,并清除应用缓存中的报文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应用程序通过mmap函数或shm函数向系统程序申请应用缓存。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进行流式压缩时,每当应用程序生成一条报文数据时,如果当前应用缓存中存有报文数据,则以当前应用缓存中的报文数据为参考数据,对当前应用程序生成的报文数据进行压缩;如果当前应用缓存中没有报文数据,则不参考其它报文数据,对当前应用程序生成的报文数据进行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
每当应用程序异常关闭时,将应用缓存中的报文数据写入预先建立的与应用缓存对应的映射文件中;
每当应用程序启动时,如果所述映射文件不为空,则将映射文件中的报文数据,标记为因应用程序异常关闭而丢失的报文数据,写入报文文件中,并清空映射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3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