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拦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4780.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12 | 分类号: | E01F1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张婵婵 |
地址: | 3114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车辆拦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拦停机构,它包括顶盖、壳体、椭圆轮、穿刺、摆杆、椭圆腔、驱动轴、稳定轴套,其中本发明中车轮束缚机构能够通过穿刺的倒刺死死拉住车轮,车轮将在穿刺的拉力和顶盖的限位作用下达到静止。当车轮束缚机构固定车轮后,车身惯性会带动车轮束缚机构继续向前滑动,车轮束缚机构通过四个椭圆轮对地面产生静摩擦力,最大限度的将被束缚的车身拦停;另外车轮束缚机构高度受限情况下,椭圆轮相比普通圆轮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更大,更有益于拦停车辆;本发明使用了车轮束缚机构对车轮进行束缚,在不破坏汽车情况下,快速制动汽车,辅助公安机关对违法车辆实现拦停的目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拦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拦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拦截技术领域常使用破胎技术,并且其关键技术是如何迅速的破胎,使轮胎尽可能的快速放气。但对于一些车辆轮胎放气后,车辆依然能够行驶,此时破胎结构所起到的拦截功能将会大打折扣。另外传统拦截技术往往仅考虑如何快速成功地拦车,并没有考虑如何尽可能的在拦截过程中拦截动作对车辆的损害最小,所以设计一种能够替换传统破胎技术的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够成功的拦截又能尽可能对车辆损坏最小以使得车辆的二次使用减少翻修成本。
本发明设计一种车辆拦停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拦停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辆拦停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轮束缚机构,多个车轮束缚机构并排。
上述车轮束缚机构包括顶盖、壳体、施压弹簧、椭圆轮、穿刺、穿刺孔、上顶板、穿刺转轴、摆杆、椭圆腔、稳定转套支撑、驱动轴支撑、驱动轴、稳定轴套,其中壳体两侧对称地分别开有两个椭圆腔,每两个对称的椭圆腔之间对称地安装有两个驱动轴支撑和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稳定转套支撑,且两个稳定转套支撑均位于两个驱动轴支撑外侧;四个椭圆轮两两通过驱动轴安装在对称分布的两排四个椭圆腔中,驱动轴穿过对称分布的两个驱动轴支撑,每个稳定转套支撑上均安装有一个稳定轴套,驱动轴穿过稳定轴套;顶盖上具有穿刺孔,顶盖安装在壳体上端,两个上顶板均安装在顶盖下侧且分别位于两个驱动轴上方,其中一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的结构包括第一斜块、第一滑杆、第一拉杆、第一侧块、第一压杆、滑轨、滑孔、调节板、施压凹面、弹簧下支撑、施压内杆、施压套、滑轨支撑,另一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的结构包括第二压杆、第二侧块、第二拉杆、第二滑杆、第二斜块、滑轨、滑孔、调节板、施压凹面、弹簧下支撑、施压内杆、施压套、滑轨支撑,两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结构的方式完全相同且结构之间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个而言:施压内杆上端安装在上顶板下侧,弹簧下支撑安装在施压套上端,施压套通过上端的内孔套于施压内杆外侧;施压弹簧嵌套在施压内杆外侧,且施压弹簧上端与上顶板连接,施压弹簧下端与弹簧下支撑连接;施压套下侧具有施压凹面,施压凹面与驱动轴外缘面配合,弹簧下支撑上安装有调节板;滑轨支撑安装在顶盖下侧,滑轨为横截面为U型的槽,滑轨两侧的U型槽壁上均开有相互对称的滑孔;两个第一滑杆对称地安装在第一斜块两侧,第一斜块通过两个第一滑杆与两侧的滑孔滑动配合而安装在滑轨的U型槽中且第一斜块上侧位于调节板下侧,两个第一滑杆一端均安装有第一拉杆,两个第一拉杆相互对称分布,两个第一侧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拉杆上,且中间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压杆,第一压杆安装在摆杆中间;摆杆安装在两个穿刺之间且位于穿刺下端,两个穿刺通过穿刺转轴安装在壳体两侧面上且穿过顶盖上的穿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4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翻转式广告道闸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拒马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