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刃螺旋深孔钻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5362.3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8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芹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B23B41/02 |
代理公司: | 44382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淑英 |
地址: | 5168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身 刀柄 钻尖 钻头 发热量 变径螺旋 工件接触 钻孔过程 钻孔设备 过渡部 排屑槽 深孔钻 单刃 排屑 深孔 生产成本 摩擦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刃螺旋深孔钻,包括钻身、设置在钻身一端端部的钻尖,以及设置在钻身相对另一端端部的刀柄;所述钻身与刀柄之间设置有一过渡部,在刀柄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钻孔设备的连接部;所述钻尖的直径大于钻身的直径。本发明的钻身部分的排屑槽形状为变径螺旋状,使得钻身有较好强度的同时,又不影响排屑功能,更好地应对微型深孔的加工,避免了钻头频繁损坏,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钻尖直径大于钻身,使得钻身在钻孔过程中不与工件接触,减少了钻头整体与工件之间的摩擦,降低了加工过程的发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机械钻孔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刃螺旋深孔钻。
背景技术
钻头是在工件表面加工孔的专用工具,钻头进行切削作用的是它的头部,它的切削刃部分和横刃作为刀具在起作用。它的切削刃部分形状是根据所需要的孔的轮廓设计的,只要一次钻孔操作就能加工出所需的孔洞,操作简单且效率高,钻头的种类主要有麻花钻、中心钻、深孔钻、扩孔钻等。其中,深孔钻是专门用于加工深孔的钻头。机械加工中通常将孔深与孔径之比大于6的孔称为深孔。在深孔的加工过程中排屑和散热较为困难,在加工时需要借助其它设备帮助排屑和散热。同时,加工细小深孔的深孔钻的尺寸较为细长,刚性和强度较差,很容易发生弯曲和断裂,导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钻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度和刚性较好,且能兼顾排屑的单刃螺旋深孔钻。
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单刃螺旋深孔钻,包括钻身、设置在钻身一端端部的钻尖,以及设置在钻身相对另一端端部的刀柄;所述钻身与刀柄之间设置有一过渡部,在刀柄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钻孔设备的连接部;所述钻尖的直径大于钻身的直径;所述钻尖为单刃钻尖,且钻尖上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一排屑槽;所述钻身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二排屑槽。
进一步的,所述钻身的长度为钻身直径的15-25倍。
进一步的,所述钻身的长度为钻身直径的20倍。
进一步的,所述钻尖的直径比钻身直径大0.01-0.2mm。
进一步的,所述钻尖的直径比钻身直径大0.0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为变径螺旋状。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部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对照现有的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钻身部分的排屑槽形状为变径螺旋状,使得钻身有较好强度的同时,又不影响排屑功能,更好地应对微型深孔的加工,避免了钻头频繁损坏,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钻头直径大于钻身,使得钻身在钻孔过程中不与工件接触,减少了钻头整体与工件之间的摩擦,降低了加工过程的发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刃螺旋深孔钻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刃螺旋深孔钻,包括钻身1、设置在钻身一端端部的钻尖2,以及设置在钻身1相对另一端端部的刀柄3。钻身1与刀柄3之间设置有一过渡部4,在刀柄3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钻孔设备的连接部5。其中,过渡部5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钻尖2的直径大于钻身1的直径,且钻尖2为单刃钻尖。在钻尖上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一排屑槽21,钻身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二排屑槽11。本实施例中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为变径的螺旋状,使得钻身在具有较好强度的同时又不影响排屑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芹,未经张英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深孔钻头
- 下一篇:一种具有床身升降装置的数控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