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安装和更换导线与设备转换的连接器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5610.4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巢亚明;叶海静;陶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朋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H01R43/20;H01R43/00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注塑 水性胶粘剂 便于安装 设备转换 制备工艺 开通槽 加热 聚氯乙烯 毛刺 一体化生产 均匀涂布 生产效率 数控车床 研磨 铜表面 注塑机 抽离 封堵 去除 通槽 下料 成型 冷却 下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更换导线与设备转换的连接器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①下料、②加热、③成型、④去除毛刺、⑤研磨、⑥开通槽:利用数控车床对步骤⑤处理后的铜开通槽;⑦清理:将LANG CHUAN水性胶粘剂均匀涂布于步骤⑥得到的铜表面,在25℃的条件下放置10分钟直至LANG CHUAN水性胶粘剂干燥;⑧封堵:将铝插入铜的通槽内,随后加热至100‑120℃;⑨注塑:将步骤⑧得到的铜和铝放置于注塑机内以聚氯乙烯为原料注塑得到成品;⑩成品:冷却至25℃后,抽离铝并让铝和铜分离,得到铜成品,即连接器。利用本发明的设备能够实现一体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连接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和更换导线与设备转换的连接器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使用“紧锁连接头”与“设备线夹”连接线缆与设备。它们普遍存在的缺陷:1、现有线鼻子和设备线夹的柄把与电力设备连接时的接触面积小、结合不够紧凑、在电力运行中易发热、产生电损耗。
公开号为CN2056097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紧锁连接头,包括采用紫铜制成的本体和采用黄铜制成的锁紧螺母;本体包括安装板部和用于夹紧导体的套管部;套管部设有十字型开槽和外螺纹区,该十字型开槽沿套管部的轴向设置;套管部的管腔为外侧大内侧小的锥形腔,该实用新型的本体和锁紧螺母均为导电性较强的介质,在使用该产品时,需要采用锁紧螺母,让套管部夹紧导体,因此需要在不通电的条件下使用,而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对握持套管部的人造成伤害,甚至丧命,因此需要在套管部的外侧设置绝缘保护层,目前的做法是人为地在套管部缠绕一层塑料绝缘层,而这种缠绕容易脱落,技术人员也尝试过在套管部外层注塑绝缘层,但成本较大且工艺复杂,因此有待改进。
另外生产连接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设备,对于占地面积要求较高且效率低下,需要在一种设备中实现整个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更换导线与设备转换的连接器的制备工艺,其具有在安装过程中保护操作人员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安装和更换导线与设备转换的连接器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下料:称取铜原料;
②加热:对铜加热直至铜融化成熔融状态;
③成型:利用液压机,让熔融状态的铜成型,并冷却;
④去除毛刺:清除步骤③成型后的铜表面的毛刺;
⑤研磨:对步骤④得到的铜进行研磨;
⑥开通槽:利用数控车床对步骤⑤处理后的铜开通槽;
⑦清理:将LANG CHUAN 水性胶粘剂均匀涂布于步骤⑥得到的铜表面,在25℃的条件下放置10分钟直至LANG CHUAN 水性胶粘剂干燥;
⑧封堵:将铝插入铜的通槽内,随后加热至100-120℃;
⑨注塑:将步骤⑧得到的铜和铝放置于注塑机内以聚氯乙烯为原料注塑得到成品;
⑩成品:冷却至25℃后,抽离铝并让铝和铜分离,得到铜成品,即连接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①、②、③、④、⑤、⑥可得到成型的连接器,接着在铜的表面覆盖上一层聚氯乙烯,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另外为了能够让聚氯乙烯完全覆盖在铜的表面,需要将铜浸润在注塑机内,此时,铝的存在能够让通槽内部不被注塑,因此能够节约成本,另外铝让通槽的槽壁需要具备导电性,起到连接设备和导线的作用。铝的热膨胀率大于铜,因此升高相同温度时,铝膨胀地更为剧烈,因此步骤⑨中的铝将与铜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在注塑完成后,拉动铝并让铝和铜分离即可。聚氯乙烯能够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朋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朋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