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FDF分解框架与NSST的医学CT图像去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6249.7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聚;吕金城;陈坚;周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噪 医学CT图像 分解 剪切波 下采样 低频子带 高频子带 框架分解 实验分析 实验数据 阈值算法 逆变换 医学CT 算法 与非 应用 图像 医师 诊断 改进 帮助 分析 | ||
基于MFDF分解框架与NSST的医学CT图像去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医学CT图像模型;步骤2)计算图像的梯度与偏导值;步骤3)通过MFDF框架将CT图像分解;步骤4)分别对J1,和J3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去噪得到去噪后的MFDF分量Jrec1,Jrec3。步骤5)对去噪后的MFDF分量进行MFDF逆变换。本发明通过实验分析与去噪领域中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有效的应用在医学CT去噪领域;通过MFDF框架分解CT图像得到三个分量,通过改进阈值算法更好的应用在各个分量经过NSST分解的高频子带和低频子带中。通过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比,提出了基于MFDF分解框架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医学CT图像去噪方法,能够更好的有帮助医师的分析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CT图像去噪方法
背景技术及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医学成像领域,超声成像、CT、MRI等成像技术已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中。CT扫描,也被称为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计算机处理许多的组合x射线测量了从不同角度产生的横断面的特定区域扫描对象,允许用户看到对象的内部并且没有削减。由于CT成像技术检查为横断面成像,可以通过图像重建,任意方位显示组织或器官,对病变显示更为全面,防止遗漏;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对有密度改变的细微病变也能显示出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此外,CT具有无创、成像快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且高度安全的医疗诊断技术。
均匀物体的影像中各象素的CT值参差不齐,图像呈颗粒性,影响密度分辨力,这种现象称CT的噪声。其来源有探测器方面的,如探测器的灵敏度,象素大小,层厚及X线量等。还有电子线路及机械方面的,重建方法及散乱射线等也会引起噪声。噪声与图像的质量成反比,因此要了解噪声产生的机制,尽量加以抑制。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人们大量地研究了在保持图像的主要特征(边缘、纹理、颜色、对比度等)的同时去除图像噪声的问题,本发明使用医学CT为研究对象,由于CT成像不免受到各种物理因素的影响,斑点噪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CT图像的质量,导致了医学图像质量较差。斑点噪声在图像上表现为空间域内相关的形状各异的小斑点,它将掩盖那些灰度差别很小的图像特征。而传统的滤波方法往往会破坏CT图像原有的图像特征结构。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斑点噪声对他们的准确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即使是滤波后的图片,也会因为滤波破坏的图像结构信息影响他们的判断,特别是对于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医生造成的影响更大。因此,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需要研究对CT医学图像保持图像结构信息的去噪方法,为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提供技术支持,降低人工诊断的风险。
综上所述,研究医学CT医学图像保持图像结构信息的去噪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滤波方法在保留图像结构信息上的不足,以及为了克服小波分析处理高维数据稀疏能力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FDF分解框架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医学CT图像去噪算法,用于解决医学CT图像去噪。
现有技术中,许多经典的滤波方法已经在图像滤波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往往会破坏图像原有的例如图像边缘等结构信息,小波变化能很好的用于图像去噪并且有效的抓住一维奇点,但不能反映直线和曲线的突变。脊波变换可以很好的捕捉线的奇异性,弥补小波的不足,但是仍然不能有效的捕捉曲线的奇异性。近些年来,通过离散剪切波算法对医学图像的处理,使得对医学图像去噪技术领域有一定的突破。本发明上将MFDF分解框架结合剪切波工具包用到医学CT噪声图像中,发明了具有速度快、去噪明显的,保留图像结构信息更强的医学CT图像去噪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优化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