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摇动切削方法及应用该摇动切削方法的走心车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6321.6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8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唐东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摇动 车床 工件振动 切屑 刀具 技术方案要点 方向平行 振动方向 进给 缠绕 应用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摇动切削方法及应用该摇动切削方法的走心车床,属于加工方法领域,解决了切削时产生缠绕的切屑,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切削时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振动方向与进给方向平行,本发明技术方案合理,切削时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达到了切断切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摇动切削方法及应用该摇动切削方法的走心车床。
背景技术
切削是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但是受到材料性能(铝的韧性等)的影响,正常加工无法去除缠绕的切屑,会造成工件表面划伤,刀具寿命变短,连续加工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摇动切削方法,切削时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达到了切断切屑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摇动切削方法,切削时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振动方向与进给方向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削时,刀具在进给的同时振动,在振动轨迹的波峰时刀具切削工件,在振动轨迹的波谷时,刀具远离切削面,从而使刀具有非切削的时间,不对工件进行切削,进而使切屑断裂,达到了周期性切断切屑的目的,切削时不会产生缠绕的切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径向进给车削工件时刀具振动。
径向进给车削工件时,工件径向振动会使工件远离夹具的一端摆动,从而影响切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径向进给车削工件时,工件不需要径向振动,从而避免了工件远离夹具的一端摆动,进而使切削效果更佳,提高工件品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振动为正弦振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弦振动的振动轨迹平缓,并且控制方便,使切削面呈波浪形,从而当刀具渡过非切削的时间,重新与工件接触,对工件切削时,刀具与工件的接触更加平缓,减少刀具与工件接触时的冲击,保护了刀具,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工件与刀具每相对转动一圈,振动完成的振动循环次数为1的非整数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后一圈切削面上的振动轨迹的波峰与前一圈切削面上的振动轨迹的波峰相对应,防止两个振动轨迹的波峰相对应,从而防止切屑成波浪形的长削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工件与刀具每相对转动一圈,振动完成的振动循环次数为0.5+n,其中n为自然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一圈切削面上的振动轨迹,与前一圈切削面上的振动轨迹相位差为π,从而使后一圈切削面上的振动轨迹的波峰与后一圈切削面上的振动轨迹的波谷相对应,从而每个振动周期上均产生一个被切断的切屑,进一步防止波浪形的长削的产生,并且被切断的切屑等长,切削效果更佳,也便于切屑的收集和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振动的双振幅等于或大于进给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一圈切削面上的振动轨迹的波峰与后一圈切削面上的振动轨迹的波谷相对应点相切或者相交,从而确保了切屑被斩断,进一步防止长削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切削时,刀具在进给的同时振动,具有断屑的效果,从而长时间连续加工不会出现缠屑的现象,不需要使用特制断屑刀也可以达到断屑的作用,降低刀具的要求,节省了切削成本;
其二,防止缠屑划伤工件和刀具,提高工件的品质,也保护刀具,提高刀具的寿命,并且不用耗费时间处理缠屑,提高加工效率;
其三,对空间要求低,不需要在机床上外加装额外的设备,节约机床内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