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植物病原性轮枝菌的特异引物对、探针和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6515.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段维军;郭立新;段丽君;陈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枝菌 特异引物 植物病原性 试剂盒 探针 待测样本 鉴定植物 引物探针 病原性 引物 制备 检测 应用 种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植物病原性轮枝菌的特异引物对、探针和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特异引物对,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表示的引物VF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表示的引物VR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引物探针组,包括所述特异引物对和探针,所述探针由序列表的序列3所表示。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特异引物对或所述引物探针组的应用,为如下(b1)、(b2)、(b3)或(b4):(b1)鉴定植物病原性轮枝菌;(b2)制备用于鉴定植物病原性轮枝菌的试剂盒;(b3)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植物病原性轮枝菌;(b4)制备用于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植物病原性轮枝菌的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植物病原性轮枝菌的特异引物对、探针和试剂盒,及利用其进行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法和相关应用。
背景技术
轮枝菌属(Verticillium)由Nees在1817年建立,其中危害植物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10个种,即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苜蓿轮枝菌Verticillium alfalfae、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Verticillium isaacii、Verticillium klebahnii、长孢轮枝菌Verticillium longisporum、非苜蓿轮枝菌Verticillium nonalfalfae、云状轮枝菌Verticillium nubilum、三体轮枝菌Verticillium tricorpus、Verticilliumzaregamsianum。在这10种轮枝菌中,以同为土壤习居菌的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危害最为严重,可引起植物维管束病害,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属于我国重要植物检疫对象。
有害生物入侵的超前预警、快速检测、风险分析和科学控制是防范外来物种的核心内容,其中,有害生物鉴定是其中的首要环节。对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及其近似种进行有效识别,对于控制其危害,及时阻断其传播、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进出境口岸对检疫性轮枝菌种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标准是根据其形态学特征进行,由于轮枝状分生孢子梗形成需要较长时间,且观察不易,故单纯依据形态特征进行该属病菌区分具有一定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虽然公开了有关大丽轮枝菌(一种PCR快速检测大丽轮枝菌的方法及其试剂盒,CN103333969A)和黑白轮枝菌(一种检测黑白轮枝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CN104263824A)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但都具有一定的检测局限性,只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一种轮枝菌,普适性较差,在检疫性鉴定应用方面存在缺陷,不能满足口岸日常检测筛查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检测植物病原性轮枝菌的特异引物对、探针和试剂盒及其应用,能够针对多种植物病原性轮枝菌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由以下技术措施构成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特异引物对,由引物VF和引物VR组成;
所述引物VF为如下(a1)或(a2):
(a1)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2)将序列1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1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VR为如下(a3)或(a4):
(a3)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4)将序列2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2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特异引物对的用途为如下(b1)、(b2)、(b3)或(b4):
(b1)鉴定植物病原性轮枝菌;
(b2)制备用于鉴定植物病原性轮枝菌的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