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利用自然风力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6601.7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段洋;李伊凡;刘洋伶;张陈诗;钟晓雪;胡靖涵;郑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1/64;F24F11/72;F24F13/02;F24F140/12;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利用 自然 风力 室内环境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利用自然风力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通风时,先进行房间内外温度检测,当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关闭通风系统中的空调装置;当内外温度均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开启空调装置对进风进行加热或者制冷,当室内温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但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且室外温度未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关闭空调装置并开启通风系统中的风机辅助通风,当室内温度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开启空调装置进行加热或者制冷;本发明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风力进行辅助通风以及温度控制,提高了自然风力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尤其适合在风力发达地区的建筑中实行和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利用自然风力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一般对于房间均需要考虑通风要求,普通房间可以依靠窗户进行通风,对于一些如地下室或者无法设置窗户的房间,就需要考虑设置通风系统满足通风要求。
一般通风系统为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送风管道、风机、降温及采暖装置、过滤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这样,常规通风系统需要通风时,必须开启风机,会造成大量能源损耗,对于外界自然风力无法进行利用。故申请人考虑,如果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风力辅助通风以及辅助实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则可以降低能源损耗,尤其是对于长年风力较大的地区,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风力进行辅助通风以及辅助实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的有效利用自然风力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提高自然风力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效利用自然风力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待通风房间安装能够利用自然风力实现通风换气的通风系统;当需要通风时,先进行房间内外温度检测,当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关闭通风系统中的空调装置;当内外温度均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开启空调装置对进风进行加热或者制冷,当室内温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但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且室外温度未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关闭空调装置并开启通风系统中的风机辅助通风,当室内温度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开启空调装置进行加热或者制冷;其中第一预设范围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内;
在满足上述控制前提下,通风时检测室外自然风风速,再依靠控制中心控制当自然风风速低于预设值时,启动风机工作辅助通风,当高于预设值时,关闭风机实现自然通风。
其中,温度向下超出预设范围时是进行加热,向上超出预设范围时是进行制冷。其中温度第一预设范围为人体舒适值范围,一般可取22-28℃左右,第二预设范围一般可以取两个端值超出第一预设范围3℃左右。
这样,温度的第一预设范围为人体舒适值范围,当室内温度超出此范围,但室外温度位于此范围内时,不需要开启空调装置,而是开启风机加大通风换气实现温度调节控制,当室内温度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此时为了尽快改变室内温度,则开启空调装置。另外当外界风力较小时再开启风机辅助通风。故此通风方法,能够在保持房间内通风和温度控制处于舒适范围的同时,最大程度利用外界的风能和温度能量,最大程度降低了能源损耗。
作为优化,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各自连通房间内外的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排风管道位于房间外的外端口处设置有无动力风帽,所述排风管道或者进风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辅助通风换气的风机;
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还包括位于所述无动力风帽的转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设置的转速检测装置,转速检测装置和控制中心相连,控制中心和风机相连;
进风管道上还设置有空调装置;空调装置和控制中心相连,房间内外还各设置有温度检测探头和控制中心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导水棉棒的微孔雾化片加湿器
- 下一篇:室内通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