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7566.0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0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勇;周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高压 系统 可控 转向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新能源氢燃料汽车上具有用于存储氢气的储气瓶,所述储气瓶上具有泄压口,本泄压装置连接在泄压口处,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热熔性泄压阀、引导管和转向管,上述引导管与热熔性泄压阀相连接且两者相连通,上述转向管呈L形,转向管内端套在引导管外端且两者轴向固连,上述转向管处具有锁定结构,初始状态时转向管外端垂直向下,且在锁定结构的作用下上述转向管被定位,还包括一驱动件,上述驱动件能带动转向管摆动40~60度且通过上述锁定结构能将摆动后的转向管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性泄压阀的出口处具有与其连通且呈直段状的缓冲区,上述引导管内端固连在缓冲区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呈圆筒状,上述引导管与缓冲区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内端与热熔性泄压阀固连,缓冲区外端封闭且在缓冲区内具有缓冲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柔性缓冲筒,所述缓冲筒与缓冲区相匹配,缓冲材料为泡沫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上述转向管上固连有从动轮,上述伺服电机固连在车体上且伺服电机的转轴与主动轮固连,上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结构包括两个呈U形的卡扣,上述卡扣具有弹性且卡扣端口处尺寸小于其中部尺寸,其中一个卡扣位于转向管正下方,另外一个卡扣位于转向管侧部处,转向管摆动后能嵌于任何一个卡扣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内径与泄压口内径之间的比例值为1:1.5~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的长度与其内径之间比例值为1:5~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储氢系统的可控转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固连有内部为空腔的保护壳,上述伺服电机连接在保护壳内且伺服电机的转轴伸出保护壳与主动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5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化气船耐低温卸货再气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氧气使用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