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空气净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047.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4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胡丽春;施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陵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B01D53/8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褐煤 室内空气净化 聚谷氨酸 地沟油 分解 菌源 制备 甲醛 微生物提供营养 环保技术领域 含碳有机物 可降解材料 水性聚氨酯 净化材料 净化效率 聚乙二醇 使用寿命 室内空气 营养物质 粘合剂 发生体 降解 优化 | ||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褐煤作为菌源发生体,并且与地沟油进行混合,通过地沟油提供菌源,通过微生物对褐煤表面的分解,增强微生物对含碳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并且在培养优化过程,添加甲醛,使微生物可以以甲醛作为营养物质,对其进行利用分解,增强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效率,本发明选用粘合剂时使用聚乙二醇、聚谷氨酸及水性聚氨酯这几种可降解材料,并且通过聚谷氨酸的降解对包裹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物,增加净化材料的使用寿命及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由汽车尾气、工业烟尘、生活环境中的恶臭气体等形成的大气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种类之一,备受科学界的重视,许多科学家致力于废气治理的研究。空气净化材料是一种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吸附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材料,应用空气净化材料是一种有效控制空气污染源的方式。
目前室内空气净化材料及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以活性炭、硅藻纯、纳米矿晶、陶土、分子筛等为代表的多孔介质,主要以吸附为主,但是吸附容量较小,并且因为其对大部分物质均存在吸附力,缺乏吸附选择性,对低浓度的污染物基本无去除效果,容易饱和,所以就很容易失去吸附能力,并且在温度与湿度发生变化时,还会引起解吸附,即多孔中某一组分的内外压力不同,而使得污染物从多孔介质中释放出来,造成二次污染;(2)以HEPA、活性炭(改性活性炭)、光触媒(二氧化钛)、负离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成空气净化滤芯(滤膜)对空气进行高效过滤、污染物吸附、光催化分解净化及负离子发生改善空气质量,例如采用二氧化钛超细粉置于金属网和滤布组成的净化通道内,或用粘结剂将二氧化钛粉固定于玻璃、陶瓷等载体上,这对固态颗粒污染物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然则对累积性或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就不近人意,主要原因是因为超细粉的自聚集而使反应面积降低,而且由于超细粉在净化通道内的阻滞作用而降低了空气流通速度,因此空气净化的效率降低、净化速度慢、净化不彻底,还存在使用面积受限、耗电耗材等弊端;(3)光催化法,这种方法必须要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进行催化反应,转化效率低,并且使用环境受到限制,光触媒的二氧化钛需要在紫外线或者日光灯的照射下进行反应,这大大加大了电量的使用,耗电耗材;(4)贵金属催化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银、铂、钯等贵金作为催化剂把甲醛进行氧化,贵金属催化剂一般造价成本较高,并且会出现催化剂中毒现象,使催化剂失效。鉴于此,研发一种吸附性能佳、低成本、使用时间长、净化率高的空气净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室内空气净化材料主要以吸附为主,而且吸附容量较小,并且均存在吸附缺乏选择性,对低浓度的污染物基本无法去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10~15份粘合剂、60~70份生物液、26~40份载体颗粒、6~9份添加剂、3~7份助剂。
所述粘合剂为聚乙二醇、聚谷氨酸及水性聚氨酯按质量比4~7:3:6混合而成。
所述生物液的制备方法为:
(1)按质量比1:4~7,取褐煤与地沟油进行碾磨,过滤,将滤渣置于空气湿度为50~70%,温度为30~40℃的培养室中静置10~15天,收集静置滤渣;
(2)按重量份数计,取100~200份水、30~35份静置滤渣、12~18份蛋白胨、10~14份酵母浸膏、4~7份氯化钠、3~6份磷酸二氢钠、2~5份磷酸氢二钠及1~3份甲醛溶液,搅拌混合,并置于30~40℃下进行培养;
(3)在培养过程中,将除尘后的锅炉气以0.2~0.6m/s的速度通入,在培养结束后,将培养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即得生物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陵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陵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