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站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8918.4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4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敖浩;郭会;翁正春;王永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8 | 分类号: | G06F16/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新雷;王宝筠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站 资源 访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网站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用户触发对目标功能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一剩余访问次数,第一剩余访问次数为在客户端记录的用户对目标功能的剩余访问次数;判断第一剩余访问次数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同意用户的访问请求,并将第一剩余访问次数减1,若否,则拒绝用户的访问请求。通过在客户端记录用户对目标功能的剩余访问次数,压力分摊至客户端,减少了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交互以减轻数据交互成本,且无需在数据库内分表,易于维护,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高效实现了B/S架构下的用户级额度管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网站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管理系统需要对用户的一些操作进行限定,例如金融行业的征信管理系统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功能,需要加入每日查询笔数限制,当查询次数超过一定值后当日无法继续进行查询,以限制客户经理的日查询笔数。即对每位客户经理每日可查询的信用报告笔数进行额度管控,根据地域、业务量、机构等信息对不同的客户经理设置不同的查询额度。
征信管理系统是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系统,系统用户较多,现在主要采用内存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这两种方式来进行用户级额度管控。内存数据库即为建立在服务器内存中的数据存储介质。
采用内存数据库的方式具体是,利用内存数据库记录用户剩余操作次数,用户每次操作后,内存数据库中记录的剩余操作次数减一;这种方式需要在传统的B/S架构下增加内存数据库,即需要进行架构调整,采用内存数据库的方式,需要配备多台专用的共享内存服务器用于数据操作和数据互备,硬件资源成本高,且在共享内存服务器宕机时容易造成数据遗漏。
采用关系数据库的方式具体是,每次用户操作后,均需要更新关系数据库中的用户剩余操作次数,在操作的集中时间段,对于操作量较大的表存在数据库拥堵的问题。
因此,如何高效实现B/S架构下的用户级额度管控是现在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网站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欲高效实现B/S架构下的用户级额度管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网站资源访问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在用户触发对目标功能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一剩余访问次数,所述第一剩余访问次数为在所述客户端记录的所述用户对所述目标功能的剩余访问次数;
判断所述第一剩余访问次数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同意所述用户的所述访问请求,并将所述第一剩余访问次数减1,若否,则拒绝所述用户的所述访问请求。
可选的,在所述在用户触发对目标功能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一剩余访问次数的步骤前,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登录系统后,获取第二系统登陆次数,所述第二系统登陆次数为服务器端的共享内存缓冲区记录的所述用户的系统登陆次数;
判断第一系统登陆次数和所述第二系统登陆次数是否相等,所述第一系统登陆次数为所述客户端记录的所述用户的系统登陆次数,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系统登陆次数加1,并发送第一更新指令至所述服务器端,以使所述第二系统登陆次数加1,若否,则判断所述用户的前次退出系统状态是否正常;
若所述前次退出系统状态正常,则获取第二剩余访问次数,并将所述第一剩余访问次数更新为所述第二剩余访问次数、将所述第一系统登陆次数更新为所述第二系统登陆次数、以及将所述客户端记录的所述用户对所述目标功能的使用次数更新为零,所述第二剩余访问次数为在所述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记录的所述用户对所述目标功能的剩余访问次数;
若所述前次退出系统状态不正常,则发送第二更新指令至所述服务器端,以使所述服务器端利用所述用户的操作日志表对所述第二剩余访问次数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