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水压、高透湿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0372.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邓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新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8 | 分类号: | C08L51/08;C08L71/00;C08J5/18;C08F283/00;C08F220/14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周亚婷 |
地址: | 2154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薄膜 高透湿性 混合料 混合液 耐水压 除湿 制备 半成品 挤出 分子筛 丙烯酸八氟戊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双螺杆空压机 聚氨酯溶液 耐水压性能 突破性发展 包装入库 产品性能 成品冷却 吹膜成型 高端产品 全氟聚醚 医疗卫生 吹膜机 搅拌桶 成膜 加热 冷却 户外 服饰 入库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水压、高透湿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取原料、混合搅拌、除湿干燥、加热挤出、成膜、冷却入库;所述原料包括聚氨酯溶液、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八氟戊酯和全氟聚醚,将所属原料按比例倒入搅拌桶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液,随后将所述混合液倒入分子筛进行除湿干燥,获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通过双螺杆空压机挤出,获得半成品,随后将所述半成品通过吹膜机吹膜成型,获得成品,等所述成品冷却至常温后包装入库。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在提高产品高耐水压性能的条件下同时获得高透湿性性能,从而提高产品性能,可以应用到医疗卫生、高强度户外服饰等高端产品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聚氨酯薄膜的突破性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制备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水压、高透湿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的配方和性能可进行非常多种类的排列组合。但是在现实设计配方和工业化生产时,却会因为原材料(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以及扩链剂)相互的限制,从而使真正可用于很高端的应用的研发还是非常的困难。
众所周知,在聚氨酯薄膜领域,薄膜的高耐水压性能和高透湿性能是很难兼顾的,追求高耐水压性能的条件下,薄膜的透湿性能就很难保证,同样,追求高透湿性能的条件下,薄膜的耐水压性能也会变得很差。通过研究如何改变产品材料结构、改良产品配方及工艺,从而达到高耐水压性能和高透湿性能兼顾的效果,是目前正在探索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耐水压、高透湿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八氟戊酯和全氟聚醚,本发明在提高产品高耐水压性能的条件下同时获得高透湿性性能,从而提高产品性能,可以应用到医疗卫生、高强度户外服饰等高端产品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聚氨酯薄膜的突破性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耐水压、高透湿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取原料、混合搅拌、除湿干燥、加热挤出、成膜、冷却入库;所述原料包括聚氨酯溶液、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八氟戊酯和全氟聚醚,将所属原料按比例倒入搅拌桶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液,随后将所述混合液倒入分子筛进行除湿干燥,获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通过双螺杆空压机挤出,获得半成品,随后将所述半成品通过吹膜机吹膜成型,获得成品,等所述成品冷却至常温后包装入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溶液、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八氟戊酯和全氟聚醚的配比为100:2:1: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搅拌阶段,搅拌温度为8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搅拌阶段,搅拌时间为35min。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子筛除湿干燥温度为12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子筛除湿干燥时间为5h。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双螺杆空压机挤出温度为19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八氟戊酯和全氟聚醚,本发明在提高产品高耐水压性能的条件下同时获得高透湿性性能,从而提高产品性能,可以应用到医疗卫生、高强度户外服饰等高端产品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聚氨酯薄膜的突破性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新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新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