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艾灸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1458.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2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举;朱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河南商盾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99 | 代理人: | 王甜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艾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艾灸筒,微型电机转动连接曲轴,艾灸筒本体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横向支板,曲轴穿过竖向支板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竖向支板上端固定连接艾灸筒本体上壁,竖向支板下端固定连接横向支板,曲轴端部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曲轴中部弯曲处套接连杆上端,连杆下端转动连接活动接头,活动接头下表面轴承转动连接凸轴。该艾灸筒利用固定针将艾柱与之相插固定达到艾柱悬吊作用;微型电机通电工作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利用连杆带动活动接头和凸轴以及转盘往复上下移动,同时从动轴驱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和套筒转动,使得凸轴带动转盘和插接于固定针外部的艾柱同步边转动边往复上下移动,实现雀啄灸和回旋灸的复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灸设备,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艾灸筒。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关于艾灸的施灸方式主要分为悬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长短,其中悬灸为最基本和最简单的一种施灸方式,将点燃的艾柱悬于肤体上方固定刺激穴位;回旋灸将燃着的艾条在穴区上方作往复回旋移动,回旋过程中扩大艾热扩散范围,能给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穴位;雀啄灸指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忽近急远的一种灸法,形如雀啄,通过一上一下忽近急远的方式可有效防止艾柱长时间贴近皮肤造成灼伤的问题。
现有的艾灸设备并不具有很好的结合以上三种施灸方式长处功能,达到多种施灸长处并济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艾灸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艾灸筒,包括艾灸筒本体、微型电机、凸轴、转盘、小齿轮、大齿轮和接尘板,所述艾灸筒本体内部上端设置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转动连接曲轴,微型电机下部设置蓄电池,蓄电池固定连接艾灸筒本体内壁;所述艾灸筒本体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横向支板,曲轴穿过竖向支板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竖向支板上端固定连接艾灸筒本体上壁,竖向支板下端固定连接横向支板,且曲轴端部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曲轴中部弯曲处套接连杆上端,连杆下端转动连接活动接头,活动接头下表面轴承转动连接凸轴;所述凸轴套接套筒,套筒穿过横向支板中央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凸轴外表面周向等距设有多个凸条,套筒内表面周向等距分布多个凹槽,凸条嵌合于凹槽内;所述凸轴下端固定连接转盘,转盘两侧对称设有固定针;所述第一锥齿轮下部啮合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从动轴上端,从动轴下部穿过横向支板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下端固定连接小齿轮,小齿轮啮合大齿轮,大齿轮固定连接套筒中部;所述艾灸筒本体下部表面周向等距分布多个通气孔,艾灸筒本体下部外侧套设有外壳,外壳表面周向也等距分布多个通气孔;所述外壳上缘两侧对称设有圆筒,圆筒内部套设有活动杆,艾灸筒本体外表面设有一圈凹环,活动杆一端抵接凹环,另一端固定连接拉柄,且活动杆一侧设有凸环,活动杆外表面套有弹簧,弹簧一端抵接凸环,另一端抵接圆筒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置物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置物架中部上方固定连接接尘板,接尘板表面均匀分布多个微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下端外侧设有一圈粘布,粘布下面设有粘胶,粘胶粘合保护膜,外壳下方两侧对称设有手柄连接柱,手柄连接柱与外壳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轴上部套接套管,套管固定连接竖向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艾灸床
- 下一篇:一种中医针灸罐智能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