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电催化联用处理低浓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1931.5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星;徐浩;高宪;徐强;包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深信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汉中市铭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5 | 代理人: | 周沛臣 |
地址: | 277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吸液 吸附剂 电催化 吸附 难降解有机废水 固液分离 后续处理 排放标准 解吸 联用 废水 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电催化氧化处理 电催化反应器 废水处理工艺 后处理 阳极 后续流程 一次吸附 有机物 水处理 加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吸附电催化联用处理低浓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将吸附剂加入到低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废水中,吸附时间T后,固液分离,将达到后续处理标准或是排放标准的废水进入后续的处置流程,分离得到的吸附剂进入后续解吸流程;将分离的吸附剂加入到解吸液中,解吸一段时间后,固液分离,分离得到的吸附剂进行下一次吸附流程或后处理流程,剩余的解吸液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将解吸液加入到电催化反应器中,加电后在水处理阳极的作用下,对解吸液中的有机物进行电催化处理;达到后续处理标准或排放标准的液体进入后续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吸附电催化联用处理低浓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是指不能在自然条件下被未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所降解的有机物。目前,处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较好方法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待其可生化性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再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进行后续处理。
电催化氧化法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其主要处理原理有两种:1)直接催化氧化:有机物直接在电极表面与电极表层氧化物进行电子交换,进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改变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达到无害化或矿化目的;2)间接催化氧化:利用电极表面产生的强氧化性中间体(最具代表性的中间体为羟基自由基),对有机物分子进行进攻,打破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进而使之被逐步无害化,甚至完全矿化。
影响电催化氧化处理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电荷传递和质量传递是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所谓电荷传递影响即是要保证电极表面有足够多的电荷,要么满足直接氧化还原(直接电子交换)的要求,要么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提供足够多的强氧化性中间体,否则就无法将有机物完全彻底的处理。所谓质量传递影响即是需要使得有机物分子通过某些传质方式到达电极表面区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催化氧化过程,达到被处理的目的。
要解决电荷传递控制的问题,只需要提高电催化过程所采用的电流密度即可。但是当处理过程的电流密度确定的情况下,要解决质量传递控制的问题则较困难。当有机物浓度较高时,可以通过某些特定方式加强有机物的传质强度,如加大搅拌强度、曝气等。当有机物浓度较低时,就必须选择更为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传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吸附电催化联用处理低浓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吸附电催化联用处理低浓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吸附剂加入到低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废水中,吸附时间T后,固液分离,将达到后续处理标准或是排放标准的废水进入后续的处置流程,分离得到的吸附剂进入后续解吸流程;
将分离的吸附剂加入到解吸液中,解吸一段时间后,固液分离,分离得到的吸附剂进行下一次吸附流程或后处理流程,剩余的解吸液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
将解吸液加入到电催化反应器中,加电后在水处理阳极的作用下,对解吸液中的有机物进行电催化处理;达到后续处理标准或排放标准的液体进入后续流程。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吸附剂为针对所处理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具有较好吸脱附特性的特征吸附剂。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解吸液为针对前述特征吸附剂所配置的解吸液。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电催化反应器为平板反应器、圆柱状反应器、三维立体反应器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水处理阳极为钛基体金属氧化物电极、石墨电极、铅电极、掺硼金刚石电极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深信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深信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