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以任意角度驱动的水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2011.5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0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忠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H5/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齿轮 螺旋桨驱动器 环形基体 壳体转动 驱动机构 壳体 驱动 转动设置 转动 齿轮驱动机构 水下机器人 动力驱动 角度位置 驱动壳体 人本发明 水下机器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以任意角度驱动的水下机器人,包括壳体和用于驱动壳体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环形基体、转动设置在环形基体上的环形齿轮、用于驱动环形齿轮且绕壳体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设置在环形齿轮上的螺旋桨驱动器以及用于驱动环形基体绕壳体转动的基体驱动机构;环形齿轮转动时带动螺旋桨驱动器同步绕壳体转动。本发明中的螺旋桨驱动器能够转动至相对于壳体的任意角度位置,也即能够提供任意角度的动力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以任意角度驱动的水下机器人。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多具有摄像机或摄像头,一般用于水文研究、水下监控、水下探查、水下救援、水下打捞、核电站水域监察以及水下石油作业平台清理等领域。
现有的水下机器人,其驱动机构的动力方向相对于本体的方向一般是固定的,依靠改变舵方向来改变行进方向,这种行进方式难以满足较为复杂行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任意角度驱动的水下机器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以任意角度驱动的水下机器人,包括壳体和用于驱动壳体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环形基体、转动设置在环形基体上的环形齿轮、用于驱动环形齿轮绕壳体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设置在环形齿轮上的螺旋桨驱动器以及用于驱动环形基体绕壳体转动的基体驱动机构;环形齿轮转动时带动螺旋桨驱动器同步绕壳体转动。
上述方案中,环形基体包括环形平板部、环形封板部和环形挡台部,环形封板部是环形平板部的内周边缘垂直向上凸出形成,环形挡台部是从环形平板部向上凸出的环形凸台。
上述方案中,环形封板部高出环形挡台部,环形封板部位于环形挡台部的内侧。
上述方案中,环形齿轮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在环形本体上表面的驱动齿部;环形齿轮套设在环形挡台部上,环形齿轮的内周壁和环形挡台部的外周壁滑动配合,环形齿轮的底壁和环形平板部的顶壁滑动配合。
上述方案中,环形封板部上转动设置有一个驱动齿轮和五个限位齿轮,驱动齿轮和限位齿轮均与环形齿轮适配;驱动齿轮和限位齿轮压接在环形齿轮的驱动齿部上。
上述方案中,环形封板部的内周壁上设有向内突出的键孔部;键孔部固定设置在环形封板部的内壁上,键孔部设有键孔;基体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基体驱动电机,该基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壳体并插入固定在键孔部的键孔中;环形封板部上还设有正对驱动齿轮设置的透孔,该透孔和基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心设置;齿轮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齿轮驱动电机,该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壳体,穿过环形封板部上的透孔后和驱动齿轮固定相连。
上述方案中,基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是同心设置。
上述方案中,各螺旋桨驱动器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齿轮外周壁上的驱动室、设置在驱动室中的桨叶驱动电机和转动设置在驱动室外壁上的螺旋桨,各桨叶驱动电机驱动相应一个螺旋桨转动。
上述方案中,螺旋桨驱动器的数量是两个,且位于环形齿轮的两侧,两个螺旋桨产生的动力方向相同。
上述方案中,壳体内置有摄像模块;壳体的整体形状为球形,壳体的下部设有透明的半球形观察窗。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基体驱动电机能够驱动环形基体绕壳体转动,齿轮驱动电机能够驱动位于环形基体上的环形齿轮绕壳体转动,由于螺旋桨驱动器被环形齿轮同步带动,故本发明中的螺旋桨驱动器能够转动至相对于壳体的任意角度位置,也即能够提供任意角度的动力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机器人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忠,未经李学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2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